甘肃卓尼-2025年9月刀告乡贡巴寺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5年9月26日
贡巴寺,应名万寿寺,也称扎喜钦库林,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刀告乡,藏语称“噶丹扎西桑珠林”、“贡道林”。
贡巴寺,始建于一八八五年,是由在新疆抗击沙俄为大清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车巴沟石矿村人贡噶坚赞,也叫棍噶扎勒参或嘉穆巴图多普(即第一世喇嘛噶绕仓),在布达拉宫请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加措后,谕示先于彼地建丁科扎仓(时轮学院),后再渐次建立其他扎仓,各静修院合并入内,并给丁科扎仓赐名“德钦曲林”的基础上逐步扩建统一其他各扎仓而成的一座颇具规模的藏传佛教寺院。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贡巴寺的金顶,斜斜地洒在僧舍斑驳的土墙上,窗棂间飘出淡淡的酥油灯香,低沉的诵经声与风马旗的簌响交织成一片安宁。
清末,由罗桑却丹主持教务,将寺院献于拉卜楞寺,成为拉卜楞寺的一百零八座属寺之一。至此后教权归属拉卜楞寺,由拉卜楞寺任命法台,处理教务。但所属教民和教区的政务,仍由卓尼杨土司管辖,杨土司委任辖区的旗长和总管等行政官员。而财政大权依赖洮州厅,由临潭县掌握,一九一七年以前洮州厅每年给该寺僧人供粮七十二石。
贡巴寺僧舍的夯土墙面泛着暖光,偶有红衣僧人穿过窄巷,衣袂掠过转经筒带起细碎铜铃声。这些散落在山腰的院落,既是修行者的栖居之所,也构成寺院垂直布局中“生活即修行”的具象表达。
一九八0年十月十五日获准重新修建。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十世班禅足莲这座寺院,进行加持和摸顶赐福。一九八三年建成喇嘛噶绕纳钦下院,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殿竣工,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省佛协考察组嘉木样大师、释融开法师等莅临这座伽蓝,宣传宗教政策。
贡巴寺。它像一位静默的修行者,依山而建,金顶与白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僧舍整齐排列,乌鸦啼鸣与转经筒的轻响交织,仿佛时间在此凝固。
每一间僧舍的门楣上都刻着六字真言,经年累月的抚摸让笔画泛出温润的光;墙角堆叠的柴火旁,一只铜壶正咕嘟咕嘟地煮着砖茶,茶香混着藏香,在狭小的斗室里缓缓盘旋。
贡巴寺的僧舍依山势错落分布,土木结构的建筑群以泥草土坯垒砌外墙,原始质朴的质感与山体自然融合。千余间僧舍沿蜿蜒巷陌铺展,红黄相间的经幡从檐角垂落,在风中与诵经声轻轻应和。
贡巴寺,在甘南州内仅次于拉卜楞寺院的第二大寺院,据说在晚清时,它就是拉卜楞寺的108座属寺之一。寺院位于一座连绵的大山一角,建筑依山就势,密集地散落在山腰,僧舍与庙宇均为土木建筑,僧舍院落的外墙几乎是泥草土坯垒砌,看上去原始而质朴。
贡巴寺,不仅是信仰的殿堂,更是艺术的宝库,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走进贡巴寺,探索神秘的天空之厕,让心灵与自然、宗教交融。
贡巴寺的清晨,阳光洒满山间,静谧而神秘,仿佛听到远方的佛音召唤。
从高处俯瞰,贡巴寺的僧舍群如虔诚的佛珠般散落在赭红色山体上,千余间土木建筑沿等高线层叠铺展,泥草垒砌的院墙与经幡长廊交织成几何迷宫,偶尔有绛红僧袍的身影穿行于巷弄,宛如移动的朱砂笔触,为这幅凝固的修行图卷添上鲜活的生命力。
贡巴寺僧舍,随山势起伏,像一部摊开的藏文经书,每一间僧房都是沉默的字符,等待阳光来诵读。偶尔有绛红僧袍的身影穿行于巷弄,为这幅凝固的修行图卷添上鲜活的生命力。
贡巴寺,金碧辉煌的门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蓝天的映衬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从其中散发出来,让人心生敬畏。
贡巴寺的寺羊,在焦急地等待游客的到来,车停,人下,它便会立即跑来,迎接你,并向你献殷勤,这只为那一口吃的。寺羊已被游客喂得什么都吃,水果,馒头,包子,辣条,鸡蛋,凡是人吃的它都吃。无奈的是,这里游客稀少,它总也吃不够。
贡巴寺的开阔广场上,矗立着一尊宏伟的经桶装置,其形制宛若一根挺拔的圆柱。这经桶周身镌刻着细腻繁复的纹饰与经文,周遭环绕着洁白的围栏与拾级而上的石阶,背景则是郁郁葱葱的翠绿山峦与悠远的蓝天白云,共同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神圣的画面。
在贡巴寺的这片神圣的土地上,随处可见虔诚转经的信徒。对他们而言,转经不仅是念诵经文的外在形式,更是内心深处忏悔过往、祈求消灾避难与积累无上功德的神圣之举。
磕长头,以虔诚之姿,丈量信仰的深度。在每一次的俯仰之间,感受生命的厚重与神圣。磕长头,让心灵在叩拜中得到净化,在虔诚中找到归宿。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生命的奇迹。磕长头,步步生莲,每一叩首都是对信仰的坚守,每一俯身都是对心灵的洗涤。
磕长头,每一叩首都是对信仰的坚守,每一俯身都是对心灵的洗涤。磕长头,是心灵的修行,是信仰的旅程。每一次叩拜,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转经房和转经廊随处可见,藏民们会随时来这里转动经筒,这似乎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老妇人,勾着腰,迈着虔诚的步伐,转动每一个经桶,一点一滴的积累着功德,她相信,来世的幸福都在今生的修德积累之中。转经筒的轻鸣,是梵音的呼唤,是神圣的旋律荡漾。
环绕寺院的转经筒长廊是虔诚的教徒们朝拜的圣地,也是游客们感受当地文化的好去处。
贡巴寺的巨型转经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筒身上的纹路细腻精致,宛如一幅神秘的艺术画作。
旭日东升,贡巴寺广场的白塔便映在车坝河畔的朝霞之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塔内供奉着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更为其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色彩。
在白塔周围,信徒们手持念珠,低头诵经,虔诚地朝拜。这里不仅是他们信仰的寄托,也是他们心灵的归宿。藏族白塔,是信仰的象征,也是藏族文化的瑰宝。
贡巴寺的转经筒长廊,一串串转经筒静静旋转,仿佛在低语着古老的故事,让人心生敬畏。
费力转动巨型转经筒的藏民,始终相信梦想能九转功成,相信所追求的美好信念一定可以在转经中得到升华,平凡庸常的人生也一定能在转经中获得涅槃。
转转转,转向明天,转向未来。转动的,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藏民们用一生写就的情书,字句在风中飘散成永恒梵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