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2024年4月中国陶瓷博物馆(上)
贵阳张老者,参观日期:2024年4月18日
中国陶瓷博物馆,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紫晶北路1号。景德镇陶瓷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馆最早、藏瓷丰富的唯一一所陶瓷艺术专业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景德镇陶瓷馆于1954年1月正式开放,总占地面积5.9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中国陶瓷博物馆,收藏陈列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名品佳作20000件左右,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
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八个展示厅展示了自汉唐以来历代陶瓷珍品,其近现代和当代景德镇陶瓷珍品为陶瓷馆所特有。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名品佳作20000件左右,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馆内收藏有明清及当代书画600余幅,其中有“金陵八家”、“珠山八友”等名贵字画。馆内收藏有玉器、金银器、砚台、石碑、石刻等杂项80余件。
中国陶瓷博物馆,分为“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景德镇陶瓷馆有9个固定展室,其中4个是古瓷展室,分别为五代、宋、元展室,明代展室,清代展室和民国展宣;现代瓷5个展室,即釉上彩瓷、釉下彩瓷、雕塑瓷、高温颜色釉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获奖作品展室。
中国陶瓷博物馆,比较系统的诠释景德镇1800余年瓷业薪火相传,发展脉络完整的历程,让观众从中品味到景德镇由瓷器而形成陶瓷产业,进而独步陶瓷制造业高峰,成为“瓷都”的发展历史。
中国陶瓷博物馆内的制瓷工序青铜组雕,由 陶瓷大学
师生及业内匠人于2015年创作,共66座青铜雕塑,分布于博物馆长廊。该组雕以写实手法呈现景德镇陶瓷制作的72道工序,涵盖采矿加工、手工成型、釉上彩绘、青花工艺等10大类,细分至具体工艺环节(如舂石、碎石、推瓷土等)。雕塑形态各异,生动再现了传统制瓷场景,成为博物馆内的重要文化景观。
这些形态各异的雕塑,将陶瓷的每一道工艺,以雕塑的形式一一展露了出来。我们除了表示发自内心的赞叹,更多的是对这些工艺的详细流程做了一个粗略的了解。比如制胚,推瓷土,制匣……附薪烧矿等等。
青铜组雕采用范铸法与失蜡法结合制作,通过泥模翻制内外模具,再注入铜液成型。雕塑群以写实风格展现制瓷各环节,如采矿、制坯、烧窑等场景,部分作品还融入镂雕、捏雕等技法,细节精致。
该组雕不仅记录了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演变,也反映了陶瓷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其展示的工序涵盖古代至现代制瓷技术发展脉络,是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视觉教材。
满窑、制浆、挑柴……,一个又一个反映72
道制瓷工艺的雕塑作品立于眼前,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看各种人物雕塑,似乎在倾情诉说着瓷都千年的瓷史。
72道工序是一个很复杂、很艰苦的系统工程,它容纳了艺术与科学,这样的一个结晶,它是一个多边科学。用雕塑的表现形式,来向大家展示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更能够很直观地告诉大家,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无可替代。
展厅内的玻璃罩里都是各种高档瓷,看了文字的介绍能更清晰的了解。比如:1988年宇宙瓷厂生产的国徽瓷被送往北京作为驻外使节用瓷和国宴用瓷,还有对外交往中的国礼瓷。
现代陶瓷,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景德镇各种工艺陶瓷。不仅能看到精美的陶瓷,还能看到陶瓷原料以及陶瓷制作的过程。
稍作停留望向窗外,群山环绕,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在一个个展厅中荡漾,一件件精美的器物,看的参观者目瞪口呆,口角微张,就好似想吞下墙上的美景。
这一排展示橱窗介绍了景德镇的大型国营瓷厂以及他们的代表作。这些都是我儿时熟悉的日用瓷。
中国陶瓷博物馆,陈列设计采用连体展柜和单个展柜的布局,展柜使用淡灰墙布,根据展品不同形状,制作配套支架和器托,并加上灯光投影。每件展品配有中、英文说明牌,均配有辅助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