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垣-2024年6月边城茶峒古镇(三)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4年6月9日
边城茶峒古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迓驾镇隔清水江相望。
茶峒是苗语地名,茶在苗语中意指汉人,峒在苗语中意为山中的小块平地,顾名思义,“茶峒”即为“汉人居住的小块平地”。
茶峒镇(今边城镇)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同时也是湘西四大名镇之一。
边城茶峒古镇,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的原型地。沈从文先生把茶峒古镇优美的风景、淳朴善良的风俗人情等融为一体,勾画出了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湘西特色吊脚楼、天河水街、翠翠岛、沈从文旅居地、刘邓大军渡江指挥所、古码头、官道、拉拉渡、游船、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旧址、边城美食街、三省观景台等。 另外,还有“龙凤呈详”、“酉水回澜”、“水帘百尺”、“银泉涌翠”、“仙人石室”、“龟蛇献瑞”、“虹桥月影”、”石炉飘烟”等八大景观,美不胜收。
边城茶峒古镇,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些陌生,但它却是一个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镇。清嘉庆八年(1803年),这座小镇应运而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在清朝至民国时期,茶峒因其繁荣而享有“小南京”之美誉,是湘西地区的重要商贸集散地。
边城茶峒古街,仿佛穿越回了过去。古街由青石板铺就,街道两旁是林立的店铺,大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木板门、雕花窗,处处彰显着古朴的韵味。那蜿蜒曲折的古街就像一条条神秘的时光隧道,吸引着游人不断深入。
走进边城茶峒古镇,你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时代。古镇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湘西特色,木结构、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每一处都透露出古朴典雅的气息。街道布局独特,以山间平地和河流两岸为主要干道,形成了一个“三横一竖”的街道格局。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店铺林立,古色古香的招牌和幌子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沈从文旅居地是沈从文1933年回乡时建造的,融合了湘西传统建筑风格,保留了当地的生活文化。2021年6月7日,沈从文旅居地修复建成。
沈从文旅居地,是《边城》源起之处,是湘西最纯朴的民宅,湘西传统生活文化之窗,边城的人间烟火与文学大师的时空交织。《边城》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沈从文在此地的所见所闻,小说中描绘的边城生活场景与该旅居地的实际环境高度契合。
清水江上,一小篷船乘着江面微微凉风,缓缓驶来,美丽动人的翠翠姑娘站在船头,微笑着摆手向游客问好。再现了,沈从文的“边城”小说中的哪位温柔羞涩的翠翠姑娘,她远眺江面,仿佛在等那个“或许明天回来”的人。
边城茶峒古镇,岁月的痕迹在它的每一块青石板上、每一片屋檐下沉淀。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青石板路上,折射出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温暖的古镇人情,它就像一颗遗落在时光深处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
今人但知赏其飞甍叠翠、曲巷鸣驄,而不知一砖一石皆史笔也。诚哉斯言,盖华夏文明之韧,正在层累交融;边地古镇之奇,实系家国脉象。后之览者,当抚残墙而思悠悠,岂徒效客登临之叹耶?
栈道沿着江岸蜿蜒,一侧静静流淌江水,另一侧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微风吹过,带来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一条历史悠久的古栈道映入眼帘。这里曾是纤夫们无数个日夜辛勤工作的见证,他们的脚步声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今,虽然那些痕迹已不复存在,但整齐的石阶和坚固的护栏依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
洪安茶峒大桥,一桥飞跨两省。如巨龙腾空,气势恢宏,桥身倒映江中与碧波共舞,美不胜收,桥上车流不息,却掩不住那份静谧之美,看那江水悠悠,桥身挺拔屹立,心中满是安宁。
边城茶峒古镇,就像是一个遗落在时光深处的世外桃源,它既有大自然赋予的绝美风光,又有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还有热情好客的居民带来的温暖人文气息。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纷扰,让疲惫的心灵得到休憩;可以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感受历史的韵味;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特色美食,满足味蕾的享受;还可以与当地居民交流互动,体验那份淳朴的情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