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24年4月庐山锦绣谷(四)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4年4月15日
锦绣谷,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锦绣谷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春时杂英百千种,灿烂如炽,至冬初苍翠不剥,丹枫缀之,亦自满眼雕缋。”四时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
锦绣谷,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自古以来,庐山锦绣谷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在此留下了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的诗句,赞美了锦绣谷的美丽风光。
此外,李白、苏轼、白居易等著名诗人也都曾在庐山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为锦绣谷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庐山锦绣谷仙人洞是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
锦绣谷南端,由天然砂岩构成,洞高、深各约10米,洞内中央建有纯阳殿 ,供奉吕洞宾金像。该洞因唐代道士吕洞宾在此修炼成仙而得名,素有“
佛手岩 ”之称。
仙人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
仙人洞,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
仙人洞,洞周围的峭崖悬壁上,古刻峥嵘,有“云根”、“佛手岩”、“同舟共济”、“周道复兴”、“贤者乐此”、“仙源无二”、“总览群真”、“常乐我净”等十数通,琳琅满目,颇堪玩味。这些雄强俊快飘逸宏肆的摩岩石刻为青峰秀峦平增了几分妩媚和情意,并将后人的眼光引向历史的纵深。
当佛教在庐山蓬勃兴盛的时候,南朝名道陆修静也来庐山开辟道场,庐山道教由此而迅速发展。同时也开始了佛、道两家在庐山共争共荣的局面。而唐代道士吕洞宾在庐山佛手岩(仙人洞)的活动,也导致了道教与佛教争占庐山八百年的史事。
仙人洞,洞外青峰与奇岩竞秀,碧泉与幽洞争妍。绕洞的云雾,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淡似青烟,变幻多姿。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雕像。
立足仙人洞,从谷口向远方眺望,一派朴实无饰、恬静秀丽的大自然风光。置身仙人洞,更宜作飘飘欲仙的神仙梦。
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
主席的《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诗中的“劲松”“乱云”“仙人洞”“险峰”景色,在此次游览锦绣谷时,均已看到欣赏了,领会了诗中深层次的含义,心灵获得了极大满足。
奇花异卉,四季如画
锦绣谷中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卉绽放,如同绚丽多彩的锦绣画卷。春天,桃花、樱花争奇斗艳,为山谷增添了一抹抹娇艳的色彩;夏天,百合花、山茶花在山间摇曳生姿,送来阵阵芬芳;秋天,菊花、桂花竞相开放,香气四溢;冬天,梅花傲雪绽放,给寒冷的山谷带来了勃勃生机。
漫步在谷中,随处可见各种珍稀的植物,有的形态奇特,有的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奇花异卉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庐山生态环境的生动写照。
庐山锦绣谷,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与家人一起度假,还是与朋友一起探险,锦绣谷都能给你带来难忘的回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