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的定都哲学

(2018-01-04 13:01:26)
标签:

国都

定都

分类: 文学
http://s13/mw690/006RZYeNzy7h6Qbc9yI5c&690

中国古代的定都哲学

 

历史上有两座长安城。汉朝的第一长安在西安市的西北。隋唐的第二长安才坐落于西安市中心。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有一个很现实的政治考虑。杨坚的力量建立在“关陇集团”之上。所谓关陇集团,要追溯到北魏分裂之际。邹寸一代泉雄高欢控制了大部分北中国,宇文泰走投无路,裹挟北方六镇的余卒,西人关中,建立一个关陇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以关中为根本,东向和高家争夺天下,历经险阻最后终于获胜。杨坚也是关陇集团的一分子,他是宇文家的岳父,夺了女婿的天下,但他依靠的还是关陇集团的力量。既然需要人家的支持,杨坚当然就不敢随便离开关中,只能定都长安。

    隋场帝的时候,让人造了一个新首都洛阳,又派人挖了一条大运河。隋场帝所作所为的背后,其实有着一种理想主义的矫情。他试图把帝国凝结为牢固的整体,所以他才会选择位于帝国中央的洛阳为新首都,并用一条运河把帝国连为一体。阳,很少再回长安、政府机构也聋马转移到了洛阳。洛阳也在武则天手里迎来了黄金时代,此后它再没有过这样的辉煌日子。

    痛定思痛,唐玄宗决定大力整顿槽运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天宝年间,每年运往长安的槽粮高达四百万石四百万石粮食可以供养斧不多一百万人,足够大唐帝国政府运转之用。有了这些粮食,大唐还可以在西北供养一支庞大边防军,拓西域,抗吐蕃,灭勃律,屠石堡。

    长安的崇高地位从此牢不可破,洛阳则走向衰落。它繁华依旧,但再也不是帝国的轴心。唐玄宗也不必过逃荒的日子,他在晚年绝足洛阳,留在长安过着奢靡的日子,直到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几乎彻底改变了中国,结束所谓的中古时代;这倒不单单因为它的破坏性。它确实破坏了整个北方的经济,更将两都弄得凋敝不堪:除此之外,气候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的科学家研究了中国的气候变化,他们发现唐朝的气候要比今天高几度,而且要湿润得多。但到了唐末宋初,中国的气候开始变冷,游牧和农耕的分界线开始南移.

隋帝国的崩溃主要原因当然还是穷兵默武滥用民力。但是背后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隋场帝营造洛阳后,远离了关中,也就疏离了自己的力量源头,因此招致覆灭。

    有隋场帝的前车之鉴,李渊只能把首都定在长安、但这样一来就马上面临一个问题:粮食。首都总要消耗大量粮食。光靠关中一带不足以供趋势一致持续到清朝初期;北方的衰落、西北的凋敝、游牧民族的再度兴起,这些现象背后都受这个力量的支配。

    晚唐的历史就是一、部运河争夺史;能控制住运河,能保持住槽运,帝国就能幸存,否则就会崩溃。长安还能苟延残喘,给,唐朝不得不从外地输入粮食。按说隋场帝的大运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事情不那么简单.二、开始的时候问题还不大、唐高宗时代,一遇到关中歉收,李治和武则天就带着文武百官到洛阳吃洛口仓的粮食。当然,长安还是首都。等到荒年过去,李治他们还回来。整个就是一副逃荒的样子。有的时候逃荒还逃得间不容发,狼狈不堪、永淳元年那次,跟随皇上逃荒去洛阳的随从之士,居然一路走一路饿死,沿途倒下了许多。于是,洛阳城再度成为一个有诱惑力的选择。

    相对于长安,洛阳最大的优势就是它位于帝国的中心,四通八达,交往方便。李治也许是厌倦了逃荒,他开始提升洛阳的地位,将它正式定为东都,营建洛阳宫殿,称长安和洛阳为“东西二宅”。洛阳作为副都的法律地位也就此确定。到了武则天时期,她做出了更大胆的决定,将洛阳定为帝国的真正首都,改称“神都”,地位超越了长安。从此她一直待在洛阳,到唐末残破已极,最糟糕的时候整个城市人口不满百户,恍若鬼城。

    在争夺运河的过程中,汁州触口今的开封)脱颖而出。它控制着注河到黄河的人口,是运河的一个关键点。控制它就可以截留槽运的财富。最终,军阀朱温以沛州为基地,灭亡了庸朝,建立了后梁;随后,中国的东西大动脉就此变成了南北大动脉,这个格局一直持续到了清朝。

    赵匡胤曾一度有过犹豫,考虑将首都移到洛阳,并最终转移到长安;但这个方案最终没有实行。因为没有人能对抗缓慢的大趋势。日渐寒冷的气候、凋敝的西北、东北方敌人的崛起,以及黄河水文的恶化,使得帝国再也不可能通过大运河供养一个庞大的西北都城。长安再也没能成为任何王朝的首都。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转发此内容或关注公众号“高度决定眼界”,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