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贾府的日用器物看清代当铺市场

(2017-11-23 23:25:14)
标签:

贾府

红楼梦

当铺

分类: 文学
http://s11/mw690/006RZYeNzy7g2xB5wgy0a&690

从贾府的日用器物看清代当铺市场

《红楼梦》中记述贾府的典当和赎当情节只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缩影,但却忠实地记录下清初扑朔迷离的社会经济运行轨迹。有限的固有资本已经难以支撑贾府庞大的日常开销。但在王熙凤这个精明的管家及其经营团队的运作之下,虽然贾府不时有高高低低的坎,但最终总能过了“火焰山”,其秘诀就在于清代的典当业和奢侈品市场。

清代的典当业如日中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贾府和薛姨妈家都经营有当铺。而且薛家的当铺至少有五处之多,在京城的“恒舒典”属于官当。贾府的当铺有多少、在哪里、是官当还是民当,书中并未点明。但从贾薛二门的皇亲、官家买办身份和贾琏及其子侄们用度方面的大胆,熙凤及其女性经营团队的精明练达,还有贾府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交往状况来考量,贾府当铺的资本一定不算少数,所经营的当铺规模、数量也一定非同寻常。当者,典物当钱,非独穷人典当,富人也有典当的时候。只不过所当之钱用途不同,所典之物迥异。书中第七十二回,有一段贾琏向贾母贴身丫鬟鸳鸯借当的情节描写,颇能说明问题。(贾琏)向鸳鸯道:“这两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税通在九月才

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搬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不上半年的光景,银子来了,我就赎了交还,断不能叫姐姐落不是。”从中看出,贾府也有用度吃紧“接不上”的时候。贾琏要周转的资金还不是一个小数目,竟要“千数两”银子,他找的一定是一家有实力的当铺,应该是“官当”无疑;按清代官方典当利息每月不得超过三分(实际上往往大大超过)计算,当物一般须大于当金及利息的数倍乃至十多倍之多,那么贾琏从贾母那里运出的“一箱子”当物其价值当在几千两银子乃至万两银子以上,而且这还是贾母她老人家平时不在意的,“查不着的”,可见贾府的家业之巨;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为何贾琏他们平日里敢于花钱如流水,大手大脚,有恃无恐地“高消费”,其原因就是在身边有数不清的典当行,典当业十分发达。清初的典当业的确为资金周转和经济变通开启了方便之门,于国于民都是一件上等好事。

从这一情节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作出分析:其一,贾府只有急用钱的时候,才会典当一些闲置的珍贵器物,筹措资金应急,并不是缺钱少钱的府邸,是“大有大的难处”而已。“破船还有三箩钉”,这是《红楼梦》书上现成的一句话,只要有三箩钉子在,这在典当、抵押兴盛的清代初期,像贾府这样的人家是很容易度过危机和困境的,即便偶有跌倒或蛰伏,也会很快东山再起的,因为,那些散落、遗存的“钉子”,很容易就复活成银根,变成支撑贾府富裕生活的白花花的银两。

那么,这些能变成“银根”的钉子是什么呢?就是贾府中的不胜枚举、蔚为大观的奢侈品和寻常人家闻所未闻的那些宝物。此其二。贾府日常使用的洋货奢侈品也不在少数:书中第五十二回写到,晴雯伤风头疼鼻塞,宝玉马上命麝月去二奶奶王熙凤那里要“西洋贴头痛的膏子药,叫做依佛那”。麝月取来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扁盒,盒里有西洋珐琅的黄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的上等洋烟⋯⋯即便根据这零星文字的描绘,我们也可以判断出,这玻璃扁盒是来自西方国家的物品,里面的洋烟应该是鼻烟。你说这是不是当时难得的一件奇物?还有,晴雯有一次给宝玉补一件雀金裘,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大麾,其巨大的价值真的不好估计。那么,有人不禁要问,这些奢侈品好当吗?

答案是肯定的。清代初期,特别是康熙一朝,国弱而臣富,钱财多藏于民间(当然是指官绅

阶层)。一方面是国库空虚,一方面王公大臣、地方大员和一些富商却富可敌国。这些人斗鸡遛狗,玩宝藏珍,囤奇居稀,送礼馈赠往往非金即银,更有上等奢侈物件频频易手换主。这些东西流转于上流阶层,陈载于典当行的柜库之内,成为财富的象征和融资承兑的硬通货,有着广阔的市场。

正因为有穷人和富人都时时会有资金需求,所以,才催发了清代繁荣的典当业,也润滑舒展了清代社会的经济链条,引领着当时社会的世风和时尚。《红楼梦》中记述贾府的典当和赎当情节只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缩影,但却忠实地记录下清初扑朔迷离的社会经济运行轨迹。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转发此内容或关注公众号“高度决定眼界”,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