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操劳了半辈子,你心疼过吗?

标签:
文化父母好脸色人的生命恭敬的心 |
分类: 父母之道 |
父亲老了,病了,衰了,从医院出来,住在姐姐家。
正巧当天家里没人,只留下他和母亲在房间里。
夜里快11点,我接到父亲的电话,电话那端传来微弱的声音:“你现在能不能来一趟?我心里恐惧得很。”
半夜12点我赶到了。父亲深陷在椅子里,母亲很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解释,“我和你爸说了没事,有我在,可是他偏偏让你过来,说他害怕得很。”
第二天一大早我出门办事,临走前问父亲行不行?
父亲说,可以,大白天不害怕,就是夜里恐惧。
上午还没过完,我又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和前一天晚上一样,让我赶紧回去,说家里没人,心里很害怕。
我心里难过,想想年轻时的父亲在公安局工作,穿着警服,意气风发。
怎么也想不到年老了,变成这般的弱小。就像孩子一样,离不开人。
http://s4/mw690/006RYRylzy7mYBepE8H33&690
图片 | 源于网络
有一个朋友,她母亲高寿,85岁,一直在老家居住。
朋友这几年事业风声水起,以前还有些时间回家看看老人,后来有了孩子,一到了节假日,一家三口就去国外旅游,回家陪老人的次数越来越少。
有一天,哥哥打电话说母亲住院了,她才回老家,想着只是单纯住院而已,不会有大碍。
第二天,母亲突然病发,一分钟前还说着话,一分钟后就动不了了,终究没有抢救回来。而她,当时还没陪在母亲跟前。
她悲伤不已,痛苦不堪,后悔不及。
她自责自己这些年忽略了母亲,没有好好在母亲跟前尽孝。
http://s10/mw690/006RYRylzy7mYBeX9dnc9&690
图片 | 源于:ssyer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余归途。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候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他非常孝敬父母,由于家境平寒,他时常担心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
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
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
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也南下到了楚国。
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感叹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http://s2/mw690/006RYRylzy7mYBghN9ne1&690
图片 | 源于网络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这是一种怎样的遗憾!
看了一个人的微博。里面有一段描写:
“后悔事还有很多,有一件必须说,那就是对于父母我未能尽孝。
父母晚年,对于死亡有深深的恐惧,尤其是父亲,由于屡犯心脏病,天天提心吊胆。
老人害怕死亡,我没有及时帮他们淡化这种恐惧,也是不孝……每念及此,我有深深的遗憾。
有时夜半从有关父母的梦中醒来,发现枕头已经被泪水打湿。”
《孝经》里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什么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
能做到和父母在一起和颜悦色,没有丝毫不耐烦,太难了:
看到父母反应比以前慢了,你会不耐烦;
父母耳朵听不清,你说话总要大声重复,你会不耐烦;
父母没牙了,咬不了苹果咬不了硬东西,你会不耐烦;
父母玩不转手机,不会微信,不会网购,请教你的时候,教几遍不会,你会不耐烦;
父母走路慢了,过一个马路需要等好久,可能你早都蹿到对面了,你会不耐烦。
……
现实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等父母真的走了,才深深地后悔,后悔还有那么多事情没有为父母做,后悔没有体察父母的心意,尤其是没有真正用心体察父母病痛带给他们的痛苦。
http://s15/mw690/006RYRylzy7mYBh7Pm65e&690
图片 | 源于网络
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一天,佛陀问一个弟子:“人的生命有多长时间呢?”
弟子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人的生命也就几天吧,不会很长。”
佛陀摇摇头:“你还没有悟到生命的真谛。”、
佛陀转过头,问另一个弟子:“那么,你认为人的生命究竟有多长呢?”
“佛陀!弟子以为,人的生命长度也就一顿饭的工夫。”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也没有悟出生命的真相。”
佛陀又以同样的问题问另一个弟子。
那个弟子虔诚地答道:“佛陀,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好得很,你已经悟到生命的真谛了。”
http://s6/mw690/006RYRylzy7mYBimrv7c5&690
图片 | 源于:ssyer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间。一口气上不来,生命就结束了。
孝顺,先从每天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做起。
不管是打电话,还是在微信里,多关心多问候,真心爱父母,和颜悦色,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时光,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
而不是不耐烦,挤出几个字甩给父母。
或者很久不和父母联系,让他们牵挂不已。
今时,那些行为伤害了父母;最终,这些利箭也会反过来对准自己。
待父母走了,利箭慢慢地变成钝箭,每天在心里扎一下,成了内心深处最不敢碰的回忆。
父母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因为,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学国学网&ID:lexueguoxue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欢迎关注学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