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贝陀罗树叶为何成为稀世珍宝?因为有了它。。。

(2018-07-27 13:21:11)
分类: 文化经典

那一天,我在首都博物馆遇见了它。

一见之下,惊艳不已。

它是一片树叶,然而,它又不仅是一片树叶。它的价值不可估量,黄金珠宝在它面前,只能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它,就是贝叶经,千百年前用梵文书写在贝陀罗树叶上的佛经,被认为是最接近释迦牟尼原始教义的“佛教元典”,属于世界级珍贵文物。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z2LreWZGpUbzmYJahoNKPP3pzZpthRqxKgvmakugtfWTYvLEfWDjp7AHI9FEQwvQ7dgMljibf2JQXPeUom2Sv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拍摄于首都博物馆

当时的我看到了很多珍品,目不暇接。

觉得自己历史地理文化的知识太浅薄,只是觉得好,觉得美,觉得珍贵,却不知所以然。

然后,在我转身处,我看到了贝叶经,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隔着橱窗,我凝视着它。

年代久远已发黄的底纹、红黄斑斓的色彩、一排排黑色梵文,有些卷曲的树叶边缘,它静静地躺在那里,穿越千年时空,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辉。

 

http://s3/mw690/006RYRylzy7mmfq8Yfwb2&690

 

展品名为“贝叶梵文彩绘《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经文墨书彩绘,有佛教故事彩图,制作精美,字迹工整,保存完好,虽然历史久远,但是绘制的图案依然色彩艳丽,页面平整,树叶纹理清晰依旧,显得极其珍贵。根据经书文字、佛传题材的插图及其艺术形式,推断这部经书形成于公元12世纪前后,其内容为般若经。

贝叶佛经,肇始于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其弟子们的五次结集,将佛陀宣讲的教法用巴利语刻写在贝叶(经过处理的贝陀罗树的叶子)上,是为最早的贝叶经。

这个时候的贝叶经被认为是最接近释迦牟尼原始教义的“佛教元典”,属于世界级珍贵文物,在佛弟子心中更属于极其神圣的法舍利(清代竹禅和尚言“见贝叶真经如见佛面”)是无价之宝。

最初,经、律、论三藏是以师徒相承、口口相授的方式流传,并没有见诸文字,至公元前1世纪前后,大乘初兴之际,才将口头的圣典抄写在贝叶上,成为卷帙浩繁的三藏经典。

公元1至10世纪,古印度佛教徒携带大批贝叶经,前往中亚、我国新疆、西藏和尼泊尔等地区弘扬佛教;这些地区的佛教徒也前往印度学习佛教,并带回大量贝叶经。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去印度取经,带回多达657卷贝叶经。

 

http://s14/mw690/006RYRylzy7mmfrfLfn4d&690

 

图片源于影视剧《大唐玄奘》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载:“丁卯,法师(玄奘)操贝叶开演梵文。”李商隐《题僧壁》诗中写道:“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贝叶经,因其材质工艺的稀少、形成历史的久远、佛教文化的根本载体而被视为稀世珍宝。

贝叶经研究,对于研究佛学、佛教历史、佛教绘画、古印度文化等都有着巨大价值。

PS: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微信:xgxw01;微博:学国学网

学国学网&ID:lexueguoxue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知识早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