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些话别乱说,别让孩子成为你的发泄对象

(2018-04-19 14:26:41)
标签:

学国学网

语言暴力

语言文化

语言的影响力

暴力语言

分类: 父母之道
“语言是有能量的,积极的温暖的语言能让孩子变得自信、乐观,而攻击性、伤害性的语言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语言暴力在孩子心中造成的伤害,有时候,不亚于一场车祸。

伤人的一句话抛出去,不会像锋利的刀子一样,立刻见伤见血,但它会随着时间,随着暴力语言的叠加,越来越锋利,最终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这个伤口,有些人一辈子都好不了。


有些话别乱说,别让孩子成为你的发泄对象



父辈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这句话并不太正确。

这种理念指导下,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习惯了使用“泼冷水”式教育。

无论聊孩子的什么话题,矛头总是围绕孩子的不足,即使孩子已经使尽了全部力气想要获得我们的认可,我们也总是吝于说出那句夸赞的语言。

总觉得夸TA太多了,尾巴又要翘天上去了,得打压打压才行。

事实上,在父母眼里浑身都是毛病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把家当作避风的港湾。


有些话别乱说,别让孩子成为你的发泄对象



父母的“善意批评”常在不经意间影响孩子,成为心底一个否定自己、阻碍自己前行的声音伴随一生。

更糟糕的是,这种“暴力”式的互动,常常被当作关系亲密的象征。

“为你好才说你,别人哪管你啊!”这句话是实施语言暴力者的遮羞布。还有人说批评和揭露是一种“正直的品质”。

事实上,“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很多人会说,和自己小孩说话还要小心翼翼,那样活的也太累了。难道最亲近的人,不该最真实吗?

而真相是,我们最大的不小心和不真实,就是“说话前什么也没想。”

你脱口而出的“怎么这么笨?”、“你这个废物!”、“你真是个猪脑子”……在当时只代表了你情绪的愤怒,可能连错都不是孩子犯下的,只是你内心的烦躁需要一个出口,处于家中弱势地位的孩子又正好撞到了枪口上。

你就这么不小心地将孩子当成了发泄对象。

“笨”、“废物”、“猪脑子”……其实并不是你对孩子的真实评价。

但是这些语言戳进他们心里,慢慢地一一变成了伤害他们的凶器,以及,他们与父母恩断义绝的断情刀。


有些话别乱说,别让孩子成为你的发泄对象



海灵格曾经在《爱的序位》中提到,孩子在潜意识里会追随自己的父母,无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

父母都是天生的催眠大师,如果是长期反复地用某一种语言刺激孩子,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深受影响,甚至是认同父母所说的,并储存在心灵深处。

这些心灵上的种子,遇到诱因的时候,就会瞬间爆发,像是某种魔咒一样,限制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对此类语言那么抵触,如“你怎么这么笨”、“你这个猪脑子”等,甚至成为不可碰的敏感地带。

究其根源,只不过是之前父母长久的语言暴力下埋下的地雷被踩响。

语言具有巨大的能量,积极的语言像魔法棒一样会照亮一个人的生命,侮辱性的语言却能让一个人伤痕累累,愿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都能积极、真实表达自己的爱,尽量避免用语言暴力,在孩子心中制造一场又一场的“车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