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秋时期,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都想拜孔子为师?

(2017-11-21 11:27:09)
标签:

孔子

拜孔子为师

春秋孔子

孔子教育

孔子学术教育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有名的七十二贤人。


孔子本人很有名声,但却不为君王所用,这些年轻人为什么愿意拜他为师?是出于对知识的兴趣吗?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2LreWZGpVYw9oIaZicBnVB9WqZAluTSSdXKKgwV5jOOZ5ZDNUxddqyoPRNicaHUfwE5LpnU386XJLgEoia77aLw/0?wx_fmt=jpeg

(本文由学国学网(lexueguoxue)发布,欢迎关注:学国学网)


在上古时代,只有贵族是有修养,受教育的,为了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他们起码要学学一加一等于几、骑马、射箭等等基本的为人处世的技术。


这一类教育的特权被牢牢地掌握在贵族阶级手中,这样才能为他们出将入相的人生岗位作准备。


在孔子之前一个历史时期,周王朝以武装殖民的方式重建政治秩序以后,又用周公礼法维系中央的权威。统治阶级丰富的知识体系是掌握在周王朝的官吏手里的。


但是平王东迁以后,周室衰微。大量知识从统治阶级流入民间,也就是孔子所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从孔子的生平和他所传授的知识来看,他是受到过正统的周礼的教育的。


受过这些教育以后,他成了有修养的人,成为了君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2LreWZGpVYw9oIaZicBnVB9WqZAluTSZUFHwrN4RxO05CU0icibxiaibUiaibLhPqHibwKOWznwaHS2dzP4ibWzCbFAFw/0?wx_fmt=jpeg

(本文由学国学网(lexueguoxue)发布,欢迎关注:学国学网)


虽然当时地方各国对周室中央是阴奉阳违,正所谓礼崩乐坏,但是当时除了中央以外,各地的文明程度都不是很高,急切地需要人才。


而且当时诸侯国对于黄金时代的认识还停留在秩序时代的阶段,虽然各个君主骨子里不用仁政王道,却不敢不敬仁政王道。


因此,儒家的门徒成为了君子以后就能够在周礼的秩序下生活和工作,这在当时是一件很能提升政治地位的资本。


孔子为人心肠很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不是贵族出身的人,让他们成为君子。而且他教书教的很好,这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家。


孔子虽然不为君王所用,却为君王所礼敬。孔子的学生受过教育,即使不抱死儒家的观点,放在当时也是非常通达的聪明人。


因此这些门徒中也出现了很多混得不错的,当大官的,当巨富的。


总结起来,年轻人愿意拜孔子为师的原因很简单:


1、孔子的学说能够提高人的素质。


2、社会在分化,出现了很多对人才的需求。


3、当时诸子百家只有孔子愿意办教育。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2LreWZGpVYw9oIaZicBnVB9WqZAluTS1nS0hztIBgc5vWvSq1CNicG2JNPqR9Yuax4CtFXvIBIoBYFaRmr8b5A/0?wx_fmt=jpeg

(本文由学国学网(lexueguoxue)发布,欢迎关注:学国学网)


每逢战乱,总有高手流落民间。


中国一直都是个知识大面积贫瘠的国家。


很多资料都表明,迟至解放前,中国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一直到现在,还一直是一个没文化大国。


不难想象,为什么经过那么多辉煌的年代,中国人的观念里还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


也不难想象,春秋时期,孔子的出现好像中国童年时代启蒙的一道曙光,多么美丽而让人向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