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家姓》之汪姓

(2017-11-07 13:57:36)
标签:

百家姓

汪姓

姓氏来源

汪涵汪伦

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宋代《百家姓》排名104位,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五十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二十九万两千余。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2LreWZGpXP42qlfpicXp0AUqyBRS3zn1YUXOmD41VicREzONXrMEASPjMibicsOaDiaTc9ibSkKMiaqvUvl4ibgLaZjQ/0?wx_fmt=jpeg



姓氏来源


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国语·鲁语下》等记载: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国君名防风氏。后来防风氏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的深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


防风氏,是远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风国的创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


防风神话的被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期四大神话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后讹为夏、商时期的汪罔国名。汪芒国与汪罔国毫无瓜葛。


源于地名


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西拉木伦河在古代亦被称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


其他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而来。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z2LreWZGpXP42qlfpicXp0AUqyBRS3znrkmFX9OHJg1m9nUBsyhg8BhAUGcbYtXxgopJlQOIFwVEovgEnfMqyA/0?wx_fmt=png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


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


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合肥、安庆、两广和福建地区扩散。


汪姓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这两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


明朝时期,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


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全国仍保留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汪姓的人口已近430万,列在全国第五十六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不是尚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