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庸》之道,人生的学之道

(2017-09-14 13:59:52)
标签:

《中庸》

《中庸》之道

人生之道

道德标准

学习知识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


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2LreWZGpUdMLtoibM8icQQ83SIDPPMFia7G28X1xAvsqTUDvuqzbqibTDbich2cFOic6VB2yrHxnPaxY7fkkmT1KoA/0?wx_fmt=jpeg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2LreWZGpUdMLtoibM8icQQ83SIDPPMFiawXlVIMkibpsopYMpG1KnZHTicPCSwg9oAwyqxicNzYEw72E9VPNw2ofvA/0?wx_fmt=jpeg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