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家姓》之郝姓

(2017-09-05 15:31:22)
标签:

百家姓

郝姓

郝建

姓氏来源

姓氏故事

郝姓,在2017年《百家姓》排行第71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


郝姓图腾姓是炎帝火乌太阳鸟图腾的邑落,为郝,由三足火乌、火和邑组成。踆乌与火合为赤。赤帝邑为郝,以地得姓。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2LreWZGpUeqIBlzB2U5ichyvmicZukmqrkWhKKcaUs0mUGhgS9GicSdm9iafTHKbtjHsvwVdCiaKJnHsf0GkRms8A/0?wx_fmt=jpeg



姓氏来源


一、出自子姓,其始祖为帝乙。


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南)。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 被赐姓子。


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14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殷商在第 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


一说郝乡在今陕西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至于郝氏何时 得姓,据有关史料所载,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灭亡(前11世纪)之后。按当时的习惯,子期的后裔便有的以地氏称郝氏,有的以国为史称商氏,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


二、出自复姓。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者,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其后郝氏中可能就有源自郝骨氏这一支的。


三、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


据《旧唐书·南蛮传》所载,唐代南蛮有郝、杨、刘三姓。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2LreWZGpUeqIBlzB2U5ichyvmicZukmq8OpL49zHicoELvxPMD2bp5slTJjex4zYpy2rr7pFLszyIibNWjK3Kgrg/0?wx_fmt=jpeg



迁徙分布


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二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三十二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1%左右。


始于商末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 


秦汉之际,郝姓人已逐渐向山西其他地方以及陕西、河南、河北等附近境内繁衍播迁。


晋末,由于官职调迁,郝姓有一支自太原徙居润州丹扬(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传七世有郝回,在南朝梁任江夏太守,又自丹阳徙至安陆(今属湖北)。


两晋南北朝时,虽社会动荡,但居山西之郝姓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受波及不大,但河北之郝姓有避战乱而迁山东者,河南之郝姓有迁安徽者。


隋唐之际,社会安定,郝姓在陕西京兆一带繁衍壮大,并形成郝姓历史上的第二大郡望——京兆郡。并有郝姓徙湖北、四川者。


北宋灭亡后,郝姓有南迁江南者,而世居汾州(今山西汾阳)的著名画家郝章为避战乱,兵火后迁居阆州(今四川阆中)并落籍当地。


明清之际,郝姓在南方各地的分布渐广,湖南、福建等省都有载入史册的郝姓人物;同时在东北的辽宁等省也有了郝姓的聚居点。


清代时,世居山西北部的郝姓跟随走西口的风潮,有迁内蒙、甘肃者;而居于福建的郝姓则有渡海赴台,进而入南洋新加坡等地者。


如今,郝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为多,这三省的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