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不炉,夏不扇!为什么说夏天要“热养”?

(2017-08-12 12:24:11)
标签:

夏天

空调

喝茶

养生

国学

估计好多人都这么认为,因为人们夏季习惯了冷养生。实际上夏季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受到冷风、邪气侵扰,导致体弱多病。所以夏天要“热着过”,才是正确的选择。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W7La7JePf97WFqvO2oSIdODzic4bS5tN845piat6PGb6MiaSbMlGl58qjZBALTkbaaJW2s3Ud9Z50tw/0?wx_fmt=jpeg



夏天要学会“热着过”


1、吹空调,不如流一身汗


古语有个说法,叫“冬不炉,夏不扇”。意思是说,冬天不要过分接近火炉,不然就会使阳气受到干扰。夏天不要一个劲儿的扇扇子,应让身体自然排汗。


人本身就是要顺天时,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夏天体验炎热的考验,让身体多出出汗。而如今我们夏天空调,冬天暖气,太舒适了,身体迟早会出毛病。


所以,夏天就应该让自己大汗淋漓,身体才痛快!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W7La7JePf97WFqvO2oSIdOpFkaJJuMJBTxPKPBx9vvP94QicuicicSC2oLpPAjOd4RxmgBPzupRuYRA/0?wx_fmt=jpeg



2、喝冷饮,不如喝热茶


不少的年青人夏天喜欢喝冰饮,其实较解渴的是热茶;尤其是一些清醇的名茶。


中国古代民间人士早已懂得以热茶解暑,用来散发内部体热。通常饮热茶后,皮肤便慢慢发汗,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换言之,热量随即缓缓排出。


但饮冰冷饮品,则热量较难在短时间内挥发,仍困于体内,只是口腔和食物短暂时间觉得冰凉而已,未几又会觉热。


而人饮热茶后,毛细管扩张,汗孔自开;而又不会像冷饮般刺激肠胃和气管。不过,茶不可过烫,否则伤害舌头、口腔、咽喉和食道,对肠胃亦无益。故最好稍为等候它降至摄氏80度以下才慢慢喝下。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W7La7JePf97WFqvO2oSIdOUxibibvXJCqneicsbs0MbOQoHRnxkTsVFibvKiajkwZo04a3oQckiaLaHT0A/0?wx_fmt=jpeg



3、凉水冲澡,不如热水泡脚


夏季“热养”不如多用热水泡脚。


夏季湿气正当令,人的五脏六腑中属脾最怕湿,湿气阻滞在脾胃中,就会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而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民间有谚语,“夏天泡脚,暑湿可祛”,说的就是这个理。


泡脚时最好选择较深的木桶。再就是水温,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以40度为好。泡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入热水,以免水温下降。


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运行通畅,促进身体气血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修复身体细胞。


另外,洗澡也要用热水,常洗热水澡可以将身上的汗液冲洗一遍,使毛囊及皮肤保持清洁,还可使皮肤透气,加快皮肤和肌肉血管的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各部分获得营养,并加快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清除。


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另外,洗后用热毛巾擦脸擦身,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到凉意和舒适。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W7La7JePf97WFqvO2oSIdO5sYN4AT20eickWTbib4VgfqA63jibdcbpfibrfYaQYoESBBruicvN3oicQQg/0?wx_fmt=jpeg



4、吃凉菜,不如泡生姜水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大枣一起煮水,调以适量红糖,温中散寒,健运脾胃。


5、露脐装,不如换常服


在夏天,女性更需要“热养”。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女性,更该注意避免受凉。


因此,夏日里女性要注意腰、腹、腿足及后背的保温。建议换上平常的夏装即可,不可追求标新立异而总穿露脐装。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W7La7JePf97WFqvO2oSIdOIGZImKGUr9O0ZialAKXicZYxcyHFnphtpBicGpNlccp7xV15oib3VRKzrw/0?wx_fmt=jpeg



误区1:大量吃冷食


中医专家说,夏季人体的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体内阳气比起其他时期相对不足。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严重的伤害人的阳气。


误区2:休息太贪凉


因为夏季人体毛孔张大,人在睡觉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


这时开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之气更容易进入体内,因此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夏季很多人通过吃凉菜解热气,更有甚者还把凉菜放到冰箱里冻一冻再吃。这其实大错特错,吃凉菜与喝冷饮一样,耗伤脾胃,不如多喝点生姜红糖水。


误区3:运动后立即冲凉


锻炼刚结束时,人体仍处于代谢旺盛、产热增加、皮肤血管扩张的状况,这时如果立即洗冷水澡,皮肤受到冷水刺激,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结果可使出汗散热受阻,反而会使散热困难。


另外运动完用凉水冲头甚至冲脚都会使湿寒进入体内。还有,运动完后也不要马上吹空调,否则会加重体内的湿寒。


误区4:不同人群无需特别照顾


人与人体质是不同的,所以对抗寒气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青壮年体质较好,阳气相对较重,而老人和小孩则体质稍差,抵抗力相对较低,易受到“寒邪”之气侵扰。


而女性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原因,更容易受到“寒邪”、“湿气”的侵扰。因此,体质较弱、阳气不足的人群,也就更易受凉,更应该小心寒邪侵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