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暑 |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2017-07-21 14:20:03)
标签:

大暑

心静自然凉

古诗

避暑

热死了


今天大暑,热的上蒸下煮。

若想凉爽,唯有空调冷饮。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鸣蝉聒噪,动辄汗流浃背。


古人有许多消暑纳凉的名篇佳作,炎炎夏日,品读这些避暑诗,令人顿感凉爽惬意。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u6MOrJ8mXib7cN7dukXogUiaP4STabm71V8RKNwJynorzuMDfv2HOcoQ/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先来看看大诗人李白,是如何应对炎热的夏天。他在《夏日山中》中这些写: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日的清风吹来,山中的松叶沙沙作响,多么凉爽宜人。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这才是李白真正的模样。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iaibLjfxNwvWyqO0WPsG2jaQxpicj86ia9UbeF6Qebs1iaiclsoBc529xpPQ/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唐代诗人陆希声,在绿荫如盖的大树之下纳凉时,顿生感触,随口吟出了这样的佳句:


六月清凉绿树荫,竹床高卧涤烦襟。

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


除了在大树之下纳凉,临水的亭台楼榭、桥畔河旁也是消暑的理想去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WcJFQbdtgITrWiaToKISiaTZYlic6iblPwxOPd02kv0x1dKOOplfTYFRkQ/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大诗人刘禹锡就十分喜欢在水亭之中纳凉,他为此曾专门吟咏过一首七言诗:


干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箪空。

琥珀盏红凝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如同一幅重彩的色画,翠竹、红莲围绕的水上建筑,开敞通风,让铺设的竹席自然生凉。唐代贵族夏日生活的闲适,由此可见。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V0JPacrsY2yEiagbl0EEPSya7QSTpjEPLDc8mJQXbfE9pEP8mprHkPQ/0?wx_fmt=pn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南宋诗人辛弃疾在罢官回家后,建了一所新居“集山楼”,平时在带湖附近山冈上游览、栖息,好不惬意!


他是这样描写自己的夏日生活: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

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TLib5DplleXfib7nHFedQNwaObDEkLwzzA4VBt2tonrhibOcQYJ5qTrhQ/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同时代的陆游独自一人到莲池边,写出了这样的诗: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看起,风定莲池自在香。


在清风轻拂的柳树下支一张床,这里既有沁人心脾的荷花香味,又有微风吹拂的阵阵凉意,还有圆圆的月亮、悠扬的笛声。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4CUxklhlXQjD9XPuxSakukYCdCJqg3svqJwGicpAj5fFibvJRACVUCQQ/0?wx_fmt=pn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对此,杨万里颇有同感,他在《暑热游荷花池》中这样写道: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他还有一首有名的《夏夜追凉》诗,诗曰: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明月中。

竹深树密无人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此诗趣在一“追”,由室至外,在树林竹丛的月影中,信步寻凉去……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2bZKt34iaD4oYibsxxXXPY1hD6RiaIricAXOtPuuFrSKGcWXY9ynFrkgnw/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除了临水之处外,山中也是一个清凉世界,古人自然而然地把山中也当作了消暑的好地方。


元代释英的《山中景》诗云: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


城镇赤日高悬,而山中树木葱郁,气清风爽,两者相比,自然青山更可爱。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2ZE9v7NzNichfibvWpnH6nrkXV4BPh0x4MNQibN3n9rLeqhyFcsd5KTMg/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所以,在宋代时,戴复古在《慧力寺避暑》一诗中这样写道:


何处避炎热,相期过宝坊。

万松深处坐,六月午时凉。

钟磬出深屋,江山界短墙。

醉来归兴懒,留宿赞公房。


夏季的山林,树茂林密,风清气爽,自然也是古人纳凉的好去处。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5Cy5xNbxFkVxojGl0zey1yM9S5g4PckzicoC9TMLCWsobUMibiamc4mMA/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诗云: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5TducuibficaiaWjbMat1O5F1A4HwI9TibsVhoTt3GUwwMc4zgPaxQzHeQ/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宋代梅尧臣也喜欢到寺院去寻幽,其《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云: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


禅房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佳茗入口,凉自心生,诗人自然是乐不思蜀。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bQLLxJk7gZ3OXbdPYUmJ6uQf624MhCq9YFyibwhsdFlYuKwjhWb7mJw/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当然,说到夏季诗词,最出名的当属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夏季的鸟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凉风徐徐吹拂,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生动而有风致。


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夏季的风情万种,已经深入心中。


心静自然凉,古人认为,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icP69qhocLDxNBOGlW9Bibnvib6Knk4X3iaferVWDfODjKnMYBYKFOsHZA/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白居易所作《消暑诗》中写到: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独坐院中,修心养性,迎着临窗的徐风凉风而怡然自得。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Vz2LreWZGpXkDVB0tictDmtTeUFT9gTYfV7fnSFKeQO9JFaE6A0tDRicRicAic6klskX45ZfSye8VmQgcIq1B9poRA/0?wx_fmt=jpeg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TITLE="大暑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中寻找避暑良方" />



当然,白居易还有诗为证: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看来,“心静自然凉”确实是一剂消暑良方。


夏季酷暑难耐,我们不妨也学一学古人,到大山之中、临水之处纳凉消暑,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平添几分新意,更得身心两健之乐,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