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无声息,流失指缝之间
(2017-06-27 18:15:54)
标签:
教育历史人生文化拖延症 |
相信很多的朋友都听过这句话: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论你是学生、员工亦或是企业老板肯定都对这句话表示深深的赞同,做事当机立断,绝不拖拉。
能今天完成事情,为什么要留在明天呢?这就是现代人所拥有的拖延症。
拖延症只是现代人才有的症状吗?其实,古人也有拖延症。《明日歌》 就是古人拖延症的最直接体现。
《明日歌》
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为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而在宋朝的《籍川笑林》的一个故事,很是令人深思。
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一人性格宽缓。冬日,他和另外一人一起在炉边烤火,看见那人的衣角被火所燎,渐渐烧起来了。
他对那人说:“有一件事,我看到很久了。想告诉你,又怕你急。可是不说,你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你说我是说,还是不说?”
那人问:“说吧,何事?”他说:“火,烧了你的衣服。”
那人起身灭火,登时大怒:“你早就看见了,怎么不早告诉我!?”他说:“你看看,你又急。”
更有一无名氏写了一首关于读书的诗,一首诗,一个拖延症,一拖就一年。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等到秋来冬已至,不如收拾到明年。
可见,对于拥有拖延症的人来说,时间的消耗,生命的危机,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这一生如果只等明天,那么一切事情都会被白白耽误了。
世上的人都苦于被“等明天再做吧”这样的想法所拖累,一天一天,春去秋来,不知不觉已经人到晚年了,很多事都没有做成。
每天早晨看着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着太阳向西边落下去。日子就像这流水和夕阳一样日日夜夜地不停流逝。
上面一首《明日歌》,短短一首,就出现了七个“明日”,让人怎么能不重新想想,那么多“明日”,“明日”的意义当然不能是我们脑海中那个“可以无限期待的明日”,不然就真的“春去秋来老将至”了!
有意思的是,明代还有一首《今日歌》 ,作者是明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次子——文嘉。
《今日歌》
【明】文嘉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始!
当我们决定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应当立即付出行动,这时候的效率是最高的,也许效果不是很理想的,但是这件事情会推动着你去完善它。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做事一定要有一鼓作气的精神,切忌不要拖拖拉拉。要有今日事,今日毕的态度,因为明天还有属于明天的事情来做。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一个利索的开头,相信你会“极其认真”地过好每一天,认真地活好每一天。一点一点的努力,终将使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