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自然拼读在小学各学段有效运用的实证研究

分类: 2017西安市小课题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
2017XKT-XXWY031 |
课题名称 |
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各学段有效运用的实证研究 |
|||
负责人 |
马娜
|
所在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
|||
结题报告 关键词 |
自然拼读 ;三个学段/六个年级; 实证研究;有效运用;拼读能力 |
|||||
结题 报告 摘要 |
自然拼读就是利用英语单词中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规则,把书面文字解码成口头发音的过程。本课题结合国家标准教材,小学各学段特点,开展自然拼读有效运用的实证研究,促进学生拼读能力的养成,为阅读能力的发展助力。 |
|||||
结题报告 |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能够掌握简单的拼读方法,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在人教版PEP的英语教材中,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每个单元都有Let’s spell板块的语音教学内容。对一些基本的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及音形对应规则有介绍和学习,但是在中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下,三年级起点的年级,因为课时紧凑和教学管理等诸多原因(以我校为例,三年级开始每周2节英语课,每班60名学生左右,两周4节课要求完成PEP教材10页的教学内容及相关练习),根本无法培养学生形成拼读能力,所学的简单拼读规律没有时间得到大量的操练及阅读拓展练习,所涉及的拼读板块内容有限,因此也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读单词,记忆单词,更不要提有效开展自主阅读了。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Phonics,自然拼读法是通过教授学生掌握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关系以及连音成词的拼读技巧,从而进行阅读和拼写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学习自然拼读的过程就是:建立书面文字中的字母或字母组合与听说层面的音素的对应关系,并把字母或字母组合按照音形对应规则拼读、拼写出来。研究显示,80%以上的英语单词符合自然拼读规则。 1.本课题国外现状综述: 自然拼读法(Phonics)是60至70年代美国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80年代由于全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在美国的蓬勃发展,自然拼读法备受诟病,被认为规则繁复,特例过多,难于掌握。然而,全语(Whole Language Approach)推行约10年后,结果却令全美震惊。1992年全国性测试结果显示,40%的孩子阅读能力未能达到基本标准;而推行全语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最为积极的加利福尼亚州在1994年各州考试排名倒数第一。 美国 “阅读战争”(READING WAR)后由此爆发,即一场发生在自然拼读法(Phonics)和全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之间的“战争”,全美阅读研究小组(National Reading Panel,NRP)在2000年发布了长达449页的研究报告“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报告确认“音素认知(Phonemic Awareness)教学法”是教导儿童阅读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佳方法,由此美国选择自然拼读法作为儿童学习阅读的教学方法。报告中同时指出系统的自然拼读对于幼儿园至六年级学生及有拼读障碍的孩子都具有显著效果。 纵观北美加拿大现阶段的自然拼读法教学,以26个字母为例,用学前班Kindergarten一年的时间来磨26个字母的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把音素意识(Phonemic Awareness)贯穿到整个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此后的一年级,开始学习Phonics Skills的拼读内容并通过每天至少15分钟的家庭阅读作业,练习拼读技巧并学习阅读。这也就是所谓的均衡融合的自然拼读与阅读教学法的体现。因此Phonics不仅仅作为“见词能拼、听音能写”的工具,而且还是是学习阅读的工具,即Learn to read。在北美的基础教育阶段,用四年的时间,也就是从学前班开始到小学三年级(K-G3)来学习阅读,然后从四年级开始再运用所获得的阅读能力开始学习学科知识(Read to learn)。 英国小学也是从Foundation & Key Stage 1 (即幼儿园,学前班,小学一,二年级) 整整4年,孩子们要系统学习自然拼读,直到孩子能够自主阅读。另外在新加坡、中国香港等英语为官方语的国家和地区,自然拼读法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必修内容。 2. 本课题国内现状综述: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做了具体的描述,其中在二级目标(即为小学六年级毕业水平)中对学生的拼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国内小学大部分采用的人教版PEP教材中,三年级起点开始到六年级每单元有语音部分的设计,包括了一定的拼读知识和规律的介绍。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对自然拼读开始了研究,我也读到了大量的论文及课题相关资料,但是由于国内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现状,大部分的拼读教学依然以课本教学为主,教学及操练时间有限,基本半节课即20分钟就完成了语音部分的学习,而且很多教师把它当做音标教学。学生对拼读意识的建立,拼读能力的形成,拼读规律的的总结归纳都比较欠缺。很难在六年级毕业时,拼读出单词,很多学生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积累单词。 社会上的大量语言培训机构,大多抓住自然拼读“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神奇魔力,进行过度宣传,课程安排大多以短期班寒暑假班,以集中短时间内讲授大量拼读知识,而没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完全消化和接受,是否能真正实现拼读知识的内化,拼读能力的形成。总体来说,自然拼读的学习比较杂乱,以商业利益为主。 我个人认为,国内非常专业的语言培训机构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少英语的自然拼读课程的设计和安排特点为:依据音形对应规则,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普遍到特殊的规律,分为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学10天,每天学两个多小时。 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 自然拼读法是目前国际主流的英语教学法,它不仅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学习英语读音与拼字,增进阅读能力与理解力的教学法,更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初学者学习发音规则与拼读技巧的教学法。自然拼读法的音形对应规则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掌握了这样的拼读方法,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增强单词拼读、拼写能力、为语篇朗读和自由阅读做好了准备。 自然拼读法也是我国英语启蒙教学新行的教学方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何使自然拼读法更快地、更有效地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是每个教研员,也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然拼读教学必将大大推动我国小学英语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三)课题的界定: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一)要系统、科学,为自然拼读能力的内化保驾护航: 那么如何在借鉴国外成功教学及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我校的实际学情,根据小学各学段的特点及要求,通过本课题的实证教学研究,保证小学生自然拼读能力的内化和形成,设计出一条系统科学的值得在我国小学全面推广的小学自然拼读学习路线图。 (二)理论价值及意义: 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学习,旨在通过本课题的实证研究,力图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学各学段的自然拼读学习法的教学理论,丰富充实我国自然拼读法的理论,形成小学英语启蒙第一步即自然拼读能力养成的理论体系。 (三)实践价值及意义: 自然拼读法可以教授学生学习并运用44个音素(phoneme),使学生掌握字母或字母组合与其发音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渐形成见词能读、听词能写的能力,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尽管,自然拼读最显性的收益是认读能力和拼写能力的提高,但主要目标是阅读能力提升。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在实践中自如运用语言。另外,本课题将结合我校实际英语教学安排,旨在通过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不同学段的拼读实证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拼读教学及研讨,丰富和充实教师的拼读教学经验及理论,提高教学能力,打造特色化专业化自然拼读教师队伍。 (四)推广价值及意义: 自然拼读法虽然目前在国内比较火热,一线教师及教研人员的研究不断增多,语言培训机构的拼读课程火爆,但是结合上述提高的各种问题。并未在小学英语的基础教育阶段,形成有效的拼读教学方案。因此通过本课题的实证研究,旨在形成小学各学段有效运用自然拼读,形成拼读能力的理论及实际操作方案,从而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全面推广,全面开启中国孩子英语学习路线图的第一步。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形成公立小学自然拼读学习路线图,并与课内国家标准教材有效整合;在小学各学段设计自然拼读内容板块,设立自然拼读教学时间,储备自然拼读学习资源,进行自然拼读学习相关活动,开展实证研究,以促学生拼读能力的养成,培养阅读能力的形成。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将主要围绕“自然拼读法在小学各学段(即一二年级的低段、三四年级的中段、五六年级的高段)如何开展自然拼读教学,如何按学段划分自然拼读知识和规律,如何有效运用”进行实证研究。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用1年的时间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前准备阶段): 1. 2. 3. 4. 5.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方案制定阶段): 1. 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 2. 3.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执行与实施阶段): 1. 2. 3. 4. 第四阶段(课题成果汇总及反思阶段): 1. 2. 3. (三)课题研究过程: 1. 本课题研究手段: 采用“课上自然拼读教学实践”和“课下自然拼读活动实践”两大手段,开展实证研究。 2. 本课题研究途径: 将分别通过“课上与课下结合”“课前与课后反馈”“线上与线下交流”“校内与校外统一”等途径,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 3.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如何在小学各学段,开展自然拼读规律和知识的有效教,高效学;如何在小学各学段,指导学生从自然拼读的启蒙基础阶段到加速攻坚阶段,最后提升超越阶段,形成并内化自然拼读能力,从而达到课标要求,了解拼读规律,拼读出简单单词,并为阅读能力的最终形成打好基础。 4. 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即提出想法和方案,边实践边行动边研究,在实际教学及活动中,进行实证研究和总结),辅以“文献资料法,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等”。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本课题自实施一年来,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研究成果,值得欣慰。在这一年的课题实验中,教师和学生都收获颇丰,充分认识并体会和深刻感受到了自然拼读在小学各学段学习的魅力和魔力。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很多的自然拼读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拼读和拼写单词,最重要的是实现自主阅读。对于英语学习来说,爱上了阅读,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就会想拦也拦不住地发生了。这也是自然拼读的终极任务,我课题组所设计和实证研究的这条自然拼读学习路线图是成功的,值得推广的。我们所提供的小学各学段的自然拼读学习资源库是科学系统和成功的。孩子们不仅越来越喜欢英语,喜欢上英语课,而且爱上了课后利用拼读自主阅读,并对用英语探索世界充满了热情。我想这就是拼读和阅读的力量,此课题的研究探索定对学生核心素养及英语学科素养和阅读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ttp://s11/mw690/006RYP4Kzy7n5kdmaZs6a&690 1. 与课内国家标准教材(清华版和人教版)有效整合,初步形成了自然拼读学习路线图; 2. 形成了自然拼读学习资源库; 3. 制定了小学各学段分年级自然拼读学习内容库及具体分级教学目标; 4. 开辟自然拼读课上学习5分钟; 5. 教师自然拼读模块专业学习:自主阅读,读书笔记及优课观摩; http://s4/mw690/006RYP4Kzy7n5ke3YhZ53&690 6. 自然拼读学习贯穿在小学英语的各个课型中,形成隐性与显性输入及操练的双模式; 7. 形成了自然拼读读书笔记资料册; http://s6/mw690/006RYP4Kzy7n5kfk2xLc5&690 8. 以我所任教的一年级学生为例,经过不到一年的拼读学习,孩子们基本熟练掌握了本该二年级学习的letter sound板块内容,并形成了一定的拼读意识,音素意识,能够根据音节划分单词,并且对熟悉的拼读规律,实现见词能读;另以我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为例,经过不到一年的拼读学习,孩子们形成了一定的拼读能力,音节辨认及划分能力,并能按照单词音节朗读和拼读单词,对熟悉的拼读规律,能实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9. 开展了自然拼读相关的学生活动,如一起作业在线平台的拼读资源的立体学习、学生日常作业中的拼读思维导图、学生假期作业中的自然拼读规律总结等。 http://s9/mw690/006RYP4Kzy7n5khcnlm78&690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在课题的具体实施和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需要改进: 1.课题设计在小学阶段利用课上自然拼读时间,学习44个音素及一些字母组合的音形对应,丰富了课内教材的短板,但是只设计了一些常见的字母组合音形对应规则,实际自然拼读的将近200种规则无法完全覆盖; 2.由于我校英语课时每周只有两节,仅完成课内教材以相关作业已经非常紧张,很多时候无法挤出时间进行自然拼读的学习和操练,无法保证课题实证研究的有效运行; 3.计划开展的学生自然拼读活动,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很有效全面的开展;
|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1. 2. 3. 4. 5.
|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