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彩的马勺》教学设计

(2017-12-31 17:44:52)
分类: 教学案例

 

《精彩的马勺》教学设计

                      西安市太元路学校

                        畅聆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欣赏马勺脸谱的照片,了解马勺脸谱的相关知识,探究马勺脸谱的艺术特点,尝试用水粉颜料表现马勺脸谱。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知,探究讨论,演示实践、展评交流等过程和方法,提升学生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基本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马勺脸谱的魅力,感受原生态艺术的感染力,激励孩子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增进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从而尊重祖国的传统文化,尊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大胆设计出马勺脸谱的五官和纹样,尝试用强烈的色彩表现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线条的大胆使用与对比色的合理搭配。

 

教学过程

一、    实物导入 初识马勺

出示木制的原木色马勺。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鲜玩意儿,有谁知道它是什么?看看它像什么?

生:像大勺子,舀水的水瓢……

师:大家都猜得基本正确,在以前,人类的祖先都是用它来给马匹舀水、舀饲料用的。顾名思义,大家都叫它马勺。(开门见山引出主题)

师:教师再出示画有脸谱的马勺,请学生对比原木色马勺和脸谱马勺哪个更富于艺术的美感?

生:脸谱马勺有趣、独特、更美观。

师:本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精彩的马勺》,并尝试画一个漂亮的马勺。教师揭示课题——《精彩的马勺》(板书)。

设计意图:

四年级的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学中各种富于趣味的物件都会让他们兴奋不已。由于本课内容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巧妙设计直观的实物导入方式,可以在刚上课的几分钟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对比感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快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自然地导入课题。

 

二、    观看视频 追寻历史

1.师:马勺作为人类祖先的一种生活工具,在以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马勺画的起源地在哪里?由什么活动演变而来?常见的形象有哪些?又有什么寓意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看一段介绍马勺脸谱的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现在进入到我们第一轮的抢答活动!有谁从刚才的视频中找见了问题的答案?请举手回答。

学生逐一回答出答案。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及时给与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

2.教师小结,讲解马勺脸谱的有关知识。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视频了解到,马勺脸谱起源于我们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凤翔民间社火马勺脸谱又简称马勺脸谱,是在继承西府民间社火脸谱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兴的民间手工艺术品,也是由中国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而马勺脸谱的图案内容多取自于封神榜等民间传说具有法力和正义人物的造形,其寓意为镇宅、辟邪、驱赶寂寞冷清,人们将其悬挂厅堂装饰居室,寄托祈福纳祥、招财进宝等美好的生活愿望,所以马勺脸谱深得人们的喜爱和崇尚。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来回答已经明了的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不是难点,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倾听能力和擅于思考的能力。学生了解马勺脸谱的渊源,并且知道马勺脸谱是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它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为之后脸谱形象塑造打下基础。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

 

三、细致观察 探究马勺

  1.教师出示马勺脸谱的图片。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张马勺脸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脸谱上哪个部位是你最先关注到的?

生:马勺脸谱的五官最为引人注意。

教师请学生进一步对比观察马勺脸谱与人脸的五官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总结出马勺脸谱的眼睛放大了,嘴巴变形了,鼻子和眉毛也扭曲夸张了。师:从同学们的这些回答,我们不难发现,脸谱的五官是由正常的五官夸张变形而来的。(板书:五官夸张)

       http://s8/small/006RUYTHzy7h18HMXjh87&690                                      http://s1/small/006RUYTHzy7h18HZdf260&690                               

设计意图:

学生初识马勺脸谱,通过对比、分析、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直接感受和体会马勺脸谱在五官创作上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2.紧接着教师出示一系列的马勺脸谱图片

 

 

 http://s13/small/006RUYTHzy7h18WS39O1c&690


http://s11/small/006RUYTHzy7h18XCGrE9a&690



请学生观察,并且选出自己认为最夸张的五官画下来。待学生画完之后,再请学生对比马勺脸谱的图片,观察自己画的五官够不够夸张。

3.师:接下来,请你们以同桌合作的方式,找一找脸谱上除了五官以外的花纹。比一比哪组同学找的又快又多!

待学生合作结束后,利用投影仪来展示几组学生的探究成果。由此作为契机引出马勺脸谱中常用的水波纹样、火焰纹样和云纹等。教师进行介绍和总结。(板书:纹样多变)

http://s3/small/006RUYTHzy7h19gAbFob2&690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逐层体会马勺脸谱在五官和纹样方面的表现手法和风格特征。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马勺脸谱的色彩特点。提出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马勺脸谱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喜庆、热烈)

2)马勺脸谱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色彩丰富、鲜艳)

3)你能找出对比色吗?

4)结合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冷色》《生活中的暖色》再来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冷暖结合)

   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问题的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马勺脸谱的色彩对比强烈的特点,并且脸谱上大量运用了对比色和冷色暖色的搭配,再次巩固复习了之前学过的色彩知识。(板书:色彩强烈)

  5.教师进行小结:其实在脸谱的世界里,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了一种人物的性格。这里有一首色彩口诀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

红为忠勇白为奸,

黑为刚直灰勇敢;

黄为猛烈草莽绿,

蓝为侠野粉老年;

金银二色色泽亮,

专画妖魔鬼神判。

   由此,学生也对脸谱的人物性格所代表的不同颜色有所了解。

6.此时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个非常夸张的表情,教师也用夸张的表情和丰富多变的纹样来进行示范绘画,演示创作马勺脸谱底稿的步骤。

http://s1/small/006RUYTHzy7h19lKw7Ke0&690



设计意图:

教师示范是美术学科回归本位的特点之一,这里变教师单边示范为师生互动示范,教师结合学生的表情进行构思创作,五官进行夸张变形,并且使用多种多样的纹样进行装饰,一来示范了创作的步骤,二来解决了绘画难点。

7.师:因为今天的创作是用水粉颜料画在纸浆马勺上,同学们还需要明确一下纸浆马勺脸谱的绘画的步骤。

http://s7/small/006RUYTHzy7h19ssY4K96&690

   1)找出对称轴,勾勒出马勺脸谱的线稿。

2)确定脸谱的主色调,并且进行上色。

3)巧妙运用对比色,确定五官和纹样的颜色。

4)调整色彩,尽量做到色彩饱和。最后用黑色勾线笔进行细节的调整。

设计意图: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探究环节,教师先从最明显的五官开始,紧接着是纹样,最后是色彩。先“形”后“彩”,由浅入深,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帮助学生明确了创作马勺的过程。

 

四、    欣赏作品 实践体验

师:看一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希望这些作品能给大家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

欣赏结束后,学生按照教师出示的实践要求,第一课时完成设计马勺脸谱的底稿,并结合马勺脸谱的色彩特点进行色彩搭配。第二课时完成在纸浆马勺上的脸谱创作。教师再次通过示范步骤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纸浆马勺和水粉颜料的材料的特点,特别需要注意水粉颜料的特性。教师巡场,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环节,感受马勺脸谱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学生作品的童趣,汲取创作灵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的激情。学生按照实践要求和提示进行创作练习。教师指导过程中,在技能创作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进行展示鼓励,引导学生更好的发挥,对问题及时纠正。

 

五、    展示评价 各抒己见

第一课时从五官、纹样、色彩谈谈马勺脸谱底稿设计的想法,教师指出学生底稿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学生及时修改。

第二课时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幅最满意的马勺脸谱挂在展示台上。

1)先请小组的发言员运用所学创作技巧介绍自己组的作品并且分析。(自评)

2)再请其他学生互相点评,选出造型、色彩最有特点的作品。(他评)

3)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师评)

设计意图:

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表现,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效进行自评、他评和师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拓展延伸 品味艺术

1.欣赏马勺脸谱在现代生活中的装饰应用图片,以及除了水粉颜料以外的版画、黏土、创意画等不同材料的表现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2.教师总结:

马勺脸谱作为民间艺术的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陕西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体现!我们的民间艺术都需要我们以各种形式去保护,去传承。老师希望大家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发现更多的形式去表现、去创新我们的民间艺术。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设计意图:

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关注生活,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保护、传承民间艺术的责任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