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联想》听课反思苏郁森
(2018-04-18 11:43:5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过程性资料 |
小学美术创意课教学设计研究—
《汉字的联想》听课反思
首先是整节课的教具准备,胡老师准备了很多个非常大的印着甲骨文字的骰子,以吸引学生去了解接触甲骨文的历史,引出汉字变化的疑问。以字与画的联系展开了整节课的教学计划的开展。通过精美的教具去吸引学生主动接触学习内容,从而保证课堂氛围,保证学生学习热情的活跃。从教具准备能看出胡老师下了非常大的功夫,虽然筛子的使用在于课程新授的铺垫,但已经为本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进一步了解接触了甲骨文之后,胡老师又带给了一个新的疑问——为什么现代的人们不再使用这些文字了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找出现代文字与甲骨文的区别,去分析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使得学生对于甲骨文的理解更深刻。再通过微课的展示,带领学生了解甲骨文如山、水、木、鸟等书写方式,从而得出结论——字由画生。
为了使得原本难理解的课程能更加吸引学生,胡老师又准备了丰富有趣的小游戏等着学生参与,再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于象形文字与画的关系理解更为深刻。
最后的作业创作环节,还是通过微课演示,展示如何用毛笔去线条勾勒,淡彩上色,让学生能够从准备的文字去联想成形,最终成为作品。
本节课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课程编排与胡老师充足的教学准备,各式各样的多媒体辅助帮助学生去理解去联想,教学条理十分清晰,也让我感受到了胡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这也是这节课成功在起点的非常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