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设计
(2018-05-25 08:56:19)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
李芳
祝村中学
2017.12
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好书推介、说读书名言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读书观。
3.通过学习和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了解名人读书的方法和经验,了解网上阅读的重要性
2学会就主题进行交际并能悉心倾听对别人的交际过程进行恰当的评价。
学情分析:
课时分配
课
综合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是的,书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因此,
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读好书。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请同学们齐读前言。
二、看名人读书
活动一:读书名言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名言,你知道哪些呢?谁来说说?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搜集的情况。
老师这有一组名言,邀同学们一起来感受领悟(找生读)
书是一扇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阳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依照上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名人
读书经验
老师这里有一些读书经验送给大家,希望与你们共勉。(齐读)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时要:心到,眼到,口到。
大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史学家顾炎武的“
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
苏轼说:“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英国弗•奥斯本说:“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
希望这些读书经验对你的读书会有所帮助。
活动三:名人读书故事
推荐四名学生在全班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其他同学说感受。
三、谈我们读书
1
.出示读书调查问卷,分组完成调查报告,小组长汇报调查结果。
2.师:看来,我们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大家是否认为课外阅读妨碍了学习而不去读呢?下面我们针对“课外阅读是否有
必要”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小组交流一下看法。
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3.辩论:网上阅读利弊
师:21世纪的今天,有了一种更方便的阅读方式——网上阅读,那网上阅读是否真的很好呢
?请各小组之间拿出一个意见,一会儿我们正方反方进行辩论。
小组派代表进行辩论。
师:网上阅读有利又有弊。的确如此,即便是人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是网络那虚拟的空间呢?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只要我们好好把握自己,严于律己,网上阅读将带给你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四、
读书计划
课后作业:制定一份读书计划。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