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讲理念下小学中年级学生解读古诗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019-02-26 18:24:10)
分类: 结题报告

《学讲理念下小学中年级学生解读古诗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巧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针对课标中的要求,科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解读古诗文的能力。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课堂容量较小,教师花费整节课时间进行讲解,学生甚至还不理解诗句的意思;有的课看似热闹,学生在小组合作时讨论的问题却是浅显易懂的,缺乏对古诗文情感的探索;学生拿到古诗文作品后不知该如何入手,缺少解读古诗文的策略方法。因此,对中年级学生解读古诗文的的策略进行研究,就十分必要了。

通过研究中年级学生解读古诗文的策略,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已有的古诗文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和困难等特点总结出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分析现有问题从诵读和领略体会两个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执行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解读古诗文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1.学讲理念:为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我市在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2.古诗文: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以苏教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以文包诗的形式,采取诗文对照的方法撰写而成的文体形式。文包诗中既有经典诗词,又有相关的白话文描述,情感丰富,富有图画美和音乐美,是语言文化的经典。如《但愿人长久》、《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另一类是古诗,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格律押韵,音律和谐,意象、内涵丰富,读来朗朗上口,表达一定的思想感触。如《峨眉山月歌》、《元日》、《江雪》等。

3.策略研究: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生解读古诗文的方案,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方式、方法等,如“学讲计划”中的学进去、讲出来方式的采用,从而让学生掌握思维的规律、获得审美体验,以此感知古诗文、理解古诗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通过该课题研究,探索构建积极、有效教学古诗文的策略。

3.通过该课题研究,构建中年级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提高学生的古诗涵养和语文素养。

研究的内容:

1.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探索“学讲计划”中的“学讲”方式,构建古诗文的教学策略。

3.研修学生“讲”读古诗文的策略,学会积累运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个案研究法。指对中年级学生的古诗文阅读情况,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2.文献法。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的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以达到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3.实践研究法。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五、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017年10月----2017年12月)

1. 明确课题要求,了解研究现状,搜集有关研究资料,做好理论摘抄。与中年级语文教师交流,了解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学情前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针对目前本校学情前测存在的问题,寻找改进措施,制定研究方案,提交申请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10月)

1.按照读书计划,认真阅读相关文献著作,及时上传读书心得。

2.完成学情前测,并分析结果,形成对策。把从课题中探索的教学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再实践,探索出教学古诗文的策略。

3. 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撰写论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坚持理论知识的学习,认真阅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汉语修辞学》、《国学教育智慧:我们这样教古诗文》、《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等著作,阅读时对书中精彩的见解和观点做了读书笔记和心得反思,同时,学校订购的《小学语文教育》等杂志我也坚持阅读,从中吸取教学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1月)

1.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2.完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对《学讲理念下小学中年级学生解读古诗文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我越来越认识到古诗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一)、学会创设教学情境

古典诗歌无论是遭河造而还是意象典故,与现代学生都较疏远,首先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入手。古诗文的教学情境,是与古诗文的内容有与情感体验的总称,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必备因素之一。无论是一首音乐还是一段录像片段,都能很好的创设处于古诗文内容相吻合的情气氛,能够迅速集中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鉴贾兴趣,尽快融入诗词的意境。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数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我认为,古诗文教学实践可以从音乐、作者的简介与生平以及相关名句导入入手。

(二)、指导吟诵,体会古诗的韵律

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吟咏能力,吟是指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地读,能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古诗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吟诵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更有利于表达情感。学生诵读古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反复吟咏中,才能够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领悟、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熏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吟诵指导,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吟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学讲古诗

“学讲计划”实施以来,对于学生来说,预习已经成为了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古诗教学之前,学生需要对诗人以及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古诗,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了解资料,对古诗学习充满兴趣。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应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他们的内驱力出发,在学生遇到难点疑点时,教师也要做到“让一步”驻足观察,巧妙地设计问题,唤醒学生的思考力,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桃子”,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和合作探讨中自主解决。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导。

(四)、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

课题研究期间,我研读了认真阅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汉语修辞学》、《国学教育智慧:我们这样教古诗文》、《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等著作和杂志,学习了语文方面先进的教学理念,视野更加开阔,阅读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和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能借助理论知识解决,分析问题更有逻辑性,写作能力也有进步,撰写了《调查分析报告》、《“学讲”理念下的古诗文阅读教学——以《但愿人长久》阅读教学为例》和《小学语文中年级古诗吟唱教学研究——以《游子吟》为例》案例分析,论文《悠悠中华 古韵飘香——小学中年级古诗诵写讲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阅读教学卷)》读书笔记》以及《汉语修辞学》读书笔记,总结研究经验,撰写了《学讲理念下小学中年级学生解读古诗文的策略研究》结题论文。

七、课题研究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能力增强,但是由于个人精力有限,课题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瑕疵,个人知识储备在本次研究中显示不足,课题研究的深度还有待加强。今后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学习与反思,更新理念,扎实教学,希望在实践中,提高个人素质,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解读古诗文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