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读书感悟

(2020-09-02 06:52:30)
分类: 读书伴我行

阿旗巴彦包特小学 孙立冉

假期读了佐藤学老师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本书列举了“学习共同体”改革的典型案例,具体地梳理了大约二十所日本中小学的挑战。

以创建学习共同体为愿景的学校改革正在各地推展。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对于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而学生是改革的主角,学生是最值得信赖的改革伙伴,他们往往会先于教师在课堂里构筑合作学习的关系,发挥着他们支撑教师课堂改革的作用。

通过读《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本书,我认识到创建,学习共同体,必须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才能筑牢。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1、关于合作

越是不懂的学生越会产生一种倾向,不寻求同学的帮助,试图凭借自身的能力加以克服,试图凭借自身的努力摆脱困境,所以他们总是孤立无助,失败,遭遇挫折,最终成为差生。教师保障每个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一旦有了不理解的地方,能够随时向同学提出“哎,这里该怎么理解”的提问,合作自然发生。

2、关于学习

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

学习是通过同客体(教材)的相遇与对话,同他人(伙伴与教师)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来实现的。我们通过同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的碰撞,实现同客体(教材)的新的相遇与对话,从而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学习是基于合作的“冲刺与挑战”。

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一个学生能挑战其不能达到的水准。要克服改革中的难题,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基于小组活动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与分组学习、集体学习的差别

小组活动中不应强求一体化,它追求的是学生思考与见解的多样性。学习并不是从同一性中产生的,而恰恰是在差异之中形成的。

合作学习同集体学习与分组学习的最大差别就在于,集体学习与分组学习重视集体或者班组的一致性,而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的主体终究是个人。合作学习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多样学习的相互碰撞,是每一个学生的平等参与,尊重小组中思考和见解的多样性。

在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中,小学一、二年级以两人一组的成对学习为主,而三年级以上则采用男女混合的四人小组。不设组长分组,也多数采用随机的方式,从而保证学生心理的平等与安全。在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应该由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主动提问来发起。

三、课堂的风景

1、老师的努力

佐藤学老师在书中讲到,合作学习中,教师承担的任务是最重要的,要从教师自身的转变开始。只有教师首先成为倾听的示范者,以柔软的,坦诚的状态来面对学生,不折不扣的接纳学生。教师不但要用耳朵来倾听,还要用眼睛来观察,把学生的语言,表情,动作都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社会关系情况,把学生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进行深入的理解。老师还需要抓住时机实施合作学习,使所有学生都能致力于冲刺与挑战。

2、学生的努力

学生能够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遇到困难可以直接说出“哎,这里该怎么理解”,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投入学习。

书中的一个案例,讲述了幸子和高志在英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在幸子发出“哎,这里该怎么理解”的提问后,同组的三名同学都没有对她表露出歧视与排挤,而是耐心地帮助她。幸子在最初连人称名词,人称名词与be动词之间的关系,以及疑问词统统都不理解的情况下,居然能够理解所有这些内容,并且能够把自己的理解归纳起来,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合作学习中没有偏见和歧视,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被尊重,也感受到“发现”所带来的快乐。她越来越感受到发现的力量,也越来越信赖自己的同伴,学生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就真正建立起来了。

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够学会倾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不懂,并能够积极的帮助他人。具备了这样优秀的品质,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处。

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任重而道远,教师的肩上承担着教书育人,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职责。我深刻地意识到现在是终身学习的时代,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跟上改革的步调,在实践中思考,在反思中进步,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