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18-03-18 10:55:29)

    我所申报的《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是抚顺市“十三五”规划中骨干班主任培养的重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为班主任重新进行了角色定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这样的角色期待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本着民主思想,以人为本,构建自主管理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视野拓宽,与以往相比学生的思想更丰富,个性更鲜明,传统的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他律式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对于来自外界的管理极易产生排斥心理,学生从主观上希望自我管理。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很多班级的管理还停留在粗放式状态,班主任“管”得多,“理”

的少,有自主管理的想法,缺乏有效策略。因此探索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优化班级自主管理的方法,提高班级自主管理的质量,切实减轻班主任繁重的工作负担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树立“运用民主思想,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理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民主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引领完全可以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明确实现班级自我管理的首要前提是改变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育人思想。

    2、形成“运用民主思想,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努力实现:

1)形成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建设的有效策略,班级制度是班级自主管理的根本保障,要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依法制班。

2)形成班级自主管理班干部建设的有效策略,班干部是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力量,培养班干部服务奉献的理念,爱班如家的责任感,干练高效的工作能力,认真用心的工作态度,班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评体现民主精神。

3)形成班级自主管理班级风气建设的有效策略,班级风气是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文化趋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好的班级风气是无声的力量,激励人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4)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让班主任不再孤独的负重前行,体验班级管理的幸福感、成就感,让班主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中。

二、省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1、省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教育界对于班级自主管理这一课题多有探究。早在二十多年前我们辽宁盘锦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就结合他的实践提出:“管是为了不管,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自主性,独立性。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魏书生老师凭借他独创的自主管理模式一个人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在一年有半年外出讲学开会的情况下,依然能让所教班级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三名,自己也由一名代课老师华丽转身为一代教育名家。

近年来以自主管理为特色崭露头角上海浦东新区进才学校也在这方面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校长袁小明教授明确提出:“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意识,我们的学校才能蓬勃向上,才能办出适合学生的、学生喜欢的学校。”

在自主管理方面改革走在最前列的恐怕要算长春一汽一中,这所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一项特别的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取消班主任,由学生自主管理。校长崔国涛表示“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主体意识逐渐觉醒,让他们自觉形成责任、自制、真诚、公正、合作、宽容、友爱等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2、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通过对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省内外都非常关注学生的自主管理,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自主管理的理论尚不成熟,并且缺乏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可操作的策略,可以借鉴的研究方案和具体的经验较少。

2)操作层面看,他们的做法可复制性小,别人学不来。以魏书生为例,他的班级自主管理效果显著,可是这二十多年来,魏老师在大江南北做了不下千场讲座报告,书籍资料也甚是丰富,很多班主任都希望能学得一二,但遗憾的是这么多年,依然只有一个魏书生,他的方法即便原封不动的搬过来却并没有预期的效果。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3)缺乏较为完整系统的自主管理有效策略,自主管理的案例总结多,但上升到理论体系的少;某个点上有好的经验,从点到面自主管理方法不完善,很难真正的推广。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实践意义

1、可以更好地落实国家的相关要求

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和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这说明“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是新时代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们研究本课题,可以更好地落实国家的这一要求。

2、可以更好地使学生适应社会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完全可以这样说,懂得自我管理的人才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维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人要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不断提升自己,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生活。

我们研究本课题,可以更好地使学生适应社会需要。

3、可以更好地提高班级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长期以来,很多老师毕业便担任班主任工作,但遗憾的是班主任这样一个集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于一身的专业岗位,老师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研修,很多老师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学习,这样就造成有的老师悟性高,几年便有了自己带班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老师悟性没有那么高,带很多年班都在努力中艰难前行,导致身心疲惫。即便是很优秀的班主任其实也常常会慨叹班级管理的辛苦与种种烦恼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常常导致班级教育质量不高,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的培养都不尽如人意,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管理状态不好必然影响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

我们研究本课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帮助班主任老师从繁重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体验班主任工作的成就感。

(二)理论价值

从理论上说,它可以为自主管理的理论体系提供“案例”和补充;还可以为同类研究课题提供参考。同时为班主任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模式借鉴、操作指导。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自主管理”是指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是对班级每个学生充分授权,让其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激励班集体和个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准确的说是一种管理思想。班级自主管理全过程充分注重以人为本,充分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注重学生个人目标与班级、学校目标的内在统一,在实现班级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人追求。

2)“有效策略”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的行动方针和工作方法,即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本课题拟以自主管理的思想为基点,研究自主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力求构建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模式,使班集体形成真正的精神共同体,促进班级蓬勃发展。

五、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1、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相关理论

2、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有效策略基本框架研究

1)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价值取向研究

2)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内容研究

1)构建班级学习、活动自主管理的教育理念框架

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习评价 分组管理等

2)构建初中生学习和班级活动自主管理理念下的个性化教育框架

建构自主管理的班级环境

建构自主管理的班级文化

建构自主管理的课堂教学

建构自主管理的自习文化

建构自主管理的作业规则

建构自主管理的班级活动

建构自主管理的学生发展有效平台,培养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

3)探索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有效策略的操作模式

    班级制度建设 班干部建设、  班级风气建设的具体操作模式

4)构建初中生班级活动自主管理的评价体系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用于收集学习相关文献

2、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询问学生有关于你喜欢的班主任,你理想中的班集体,你想在班级中扮演的角色,你对班级的制度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等问题

3、行动研究法,主要用于探索班级自我管理有效策略基本框架和操作

七、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历时两年(201711月—201911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711月—20182月),主要活动是:

1)设计研究方案

2)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

3)召开开题

2、实施阶段(20182月—20199月),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2018.32018.7)进行文献研究,主要活动是:

1)收集、学习相关的教育法规、教育理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

2)撰写文献综述。

第二步:(2018.72018.9)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活动是:

1)设计调查方案(含学生对自己对班级的期望等);

2)进行实地调查;

3)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第三步:(2018.92019.9)进行实践研究,主要活动是:

1)设计:设计自我管理基本框架和操作模式

2)践行:根据设计出的自我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操作模式

3)反思:对班级管理行为进行审视,不断调整自我管理基本框架和操作模式,改进施教行为;

4)提炼:总结自我管理经验,提炼研究成果,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3、总结阶段(20199月—201911月),主要活动是:

1)全面整理分析研究过程资料;

2)撰写研究报告;

3)向有关部门申请结题。

八、组织与分工

 

九、预期研究成果

1、在研究活动中,探索出一整套完善的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策略,使班级管理更加行之有效,成为市区班级管理的楷模。

2、学习和借鉴人力资源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3、写出有价值的论文,形成论文集,专著等。

十、研究保障

1、制定有关研究工作的制度,切实落实工作方案和实验活动,有计划的总结评比。

2、组织实验教师外出考察观摩,扩大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

3、从参加人员素质方面看,课题组成员均为市级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并有多人次曾经承担、主持过省市科研课题并圆满结题。本课题组人员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均担任班主任,拥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和充沛的研究精力。

本课题得到市教师进修学校德育中心领导及各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