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2018-08-30 07:53:39)

浅议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骊山中心小学《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组

提要:

注重教师的引领示范、家庭的配合陶冶,重视书目的科学选择,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给学生展示交流的舞台,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   兴趣    培养

《课程语文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经深入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没有培养起积极阅读的兴趣,不具有经常阅读的习惯。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严重地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思想,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师生陷入汪洋题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任务被视为可有可无因而被置之一边,还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课外阅读与学习无益因而公然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也使得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不少家长的观念里,课外阅读也被认为是看闲书,是对学习无益的事情,不少学生因为课外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而受到家长的批评或指责。
    2.
可供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太少
   
虽然教育部几次出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但由于目前以考试为主的选拔人才的体制没有变,以分数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没有变,再加上偏颇的人才观念以及由于目前工作竞争压力而导致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等原因,总的来看,这些措施还没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可供小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
    3.
电视、手机等媒体的冲击
   
以电视、手机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乐的主要途径,这使得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电视媒体对儿童的文本阅读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4.
小学生难以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优秀读物
  
受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老师和家长提供给学生的读物多以各种作文选及各种练习册为主,深受学生喜爱的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很难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5.
纯功利化的阅读观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些教师把学生的阅读目的指向好词好句的积累,指向为写作服务,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总是与词语的摘抄与读后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摘抄词句和写读后感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6.
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完整体系
   
虽然有些教师和学校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还是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无论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还是对课内外阅读的互动研究等,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使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效率大打折扣。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所谓的三分钟热情。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兴趣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点浅见。

一、教师的引领示范,激发阅读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欢上阅读,首先教师也应该热爱阅读。在小学生眼中老师喜欢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老师的言语就像圣旨一般,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引领必不可少、不可或缺。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阅读,可以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去沉思、去讨论、去理解、去发问,让阅读活动以一种愉悦、充满趣味、富有吸引力的姿态走近学生,让学生体验阅读的魅力。同时,教师适时的暗示和表扬,让孩子们受到老师的期待与肯定,激发其潜在兴趣。教师也要学会聆听孩子们的阅读分享,给孩子们愉悦的启示。

二、家庭的配合陶冶,调动阅读兴趣

家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另一个广阔而丰富的场所,家庭影响着儿童的成长。所以,阅读兴趣的培养依附于家长的配合,要求亲子共读,共同交流、共同分享,在良好家庭氛围陶冶中,进一步感受阅读带来的快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定期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让孩子喜欢阅读。

三、书目的科学选择,增强阅读兴趣

丰富多样的书目选择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符合学生的心性,让学生较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别,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进一步增强阅读兴趣。课文中所选择的作品一般为名著节选或名人名篇,我们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由节选到全文、由一篇到多篇,如《美猴王》学习后,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西游记》;学习了老舍的《猫》之后,可以搜集老舍的其他代表作来阅读,感受这位语言大师的魅力。在不同年级推荐学生爱读的阅读材料,如《绿山墙的安妮》、《昆虫记》、《绿野仙踪》、《狼王梦》、《爱的教育》、《夏洛的网》等,这些书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阅读,不断地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

四、适当的读法指导,巩固阅读兴趣

有效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在一开始进行阅读时,教给孩子阅读方法很有必要。如选读、略读、精读、速读、批注法、摘抄法等,让孩子们针对不同的内容,通过诵读、故事会、课本剧、手抄报等来展示读书的收获,既可以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学会精读和泛读。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泛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一般都按“整体感知→局部分析→整体综合”这三个逻辑步骤训练学生精读,如:参考、圈点、批注等。针对小学生读书不用心,所得甚少的现状,我在班级中专门设立了阅读赏析课,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泛读是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

2.学会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推想作者的思想,深化自己的感悟。

3.学会写读书笔记。阅读只单纯地去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们上课和复习阶段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使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梳理过程。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还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只选取主要信息,尽量排除次要的或无关的信息。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摘抄原文,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培养总结、概括的能力,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阅读效果。几次读书交流会后,学生都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五、丰富的交流展示活动,保障阅读兴趣。

1.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每天打卡,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兴趣培养起来了,还需要精心的呵护,所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将读书活动延伸到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利用班级群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大家,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寒假期间,组织孩子们与家长一起读《狼王梦》,要求学生摘抄书中的好词佳句,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并坚持天天打卡。在群里时不时的表扬一下某某同学,宣布一下打卡的人数,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完成。因为同读一本书,家长和孩子都在关注别人书写的内容,进行比较。家长们还会给读书笔记写的好的同学点赞,交流读书方法,并号召大家向这些同学学习,这在无形中就掌握了多种读书方法,促进内容的理解,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

如果说读书笔记是一种理解,那么全家总动员的讲故事、表演就是一种深化。读完《狼王梦》后,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将内化的知识外展,进行创造性地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创造性地阅读的能力。

2.朗诵古诗文,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课前三分钟背诵。

古诗是祖国古文化的精髓。小学生记忆力强,利用这一时期经常背古诗,不仅可以吸收祖国优秀的古文化,丰富语言积累,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所以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背诵古诗,周五早自习互相检查。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看谁上台背得最多。

配乐朗诵。

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对阅读的兴趣逐渐提升。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朗诵表演。六一儿童节的时候,配乐朗诵《中华少年》,展现书香班级的特色。

3.自制书签。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组织开展书签制作比赛。在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精心地制作。孩子们制作的书签,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融趣味性,教育性,实用性于一体。有形象逼真的动物书签、花卉书签、动漫人物书签、用水彩笔勾画的各种图案等。一句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书是指路的明灯,书是知识的源泉”等激励性语句和名人名言跃然书签上。孩子们用画笔将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溶于了这小小的书香味浓的书签上了。

4.开展“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营造一个爱读书、乐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我们课题组于四月初在四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广泛收集读书的相关资料。从内容的选择、板块的设计、用色的搭配、到整体的构图等方面,都是那么认真、那么用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独具特色的作品。手抄报制作完成后,我们将优秀作品展示在教室走廊,让全校孩子都能欣赏,都融入到读书活动中。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的课间活动都集中在走廊,看自己的,看别人的,其乐无穷。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快乐读书的耕耘与播种,这是一次对读书快乐之情的淋漓表达,他们把自己的读书体验用心画出来,用情写出来,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浓浓的书香飘溢在骊小校园之中。

总之,注重教师的引领示范、家庭的配合陶冶,重视书目的科学选择,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给学生展示交流的舞台,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