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数倍数》学情分析

(2018-05-14 16:26:44)


 一、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因数特征,因数的个数,倍数的特征,倍数的个数,253倍数特征,质数,合数。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找因数与倍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也失去了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减少这一单元的理论概念,教材不再把它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是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过去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概念的本质,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或结论,学生无法理清各概念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再加上有些教师在考核时使用一些偏题、难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觉得枯燥乏味,体会不到初等数论的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2)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四、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含义。
五、 教学难点
   
从本质上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六、教学切入点:利用实物图列出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倍数的概念

教学疑点:本质以“整除”为基础,怎样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讨

           因数和倍数。

教学创新点:儿歌记忆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提高点: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抽象

思维能力。

    教学练点: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会把自然 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教法与学法

转化、对比、迁移、推理等思维方法,演示法与图示法。

七、教学措施

1.经历小组合作、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3.采用及时反馈、及时指导等方法使每个学生共同提高。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八、 课时安排   6课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