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笛进课堂研修总结

(2018-08-04 14:47:44)
标签:

教育

分类: 过程资料

陶笛进课堂研修总结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以全新教学理念和新观念进行课改实验,因此,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已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三年前陶笛才进入我们五环小学,这对于我们学校音乐教学是一个新突破,三年来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陶笛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有帮助。学生通过练习陶笛,手、眼、耳及思维更加谐调,并获得全新的艺术体验,因此陶笛教学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我校的陶笛教学已经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一抹亮色! 
  在近些年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陶笛教学的实践和大胆地尝试,把陶笛演奏与唱歌、欣赏等音乐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改变了以往在音乐课上单纯教唱歌的状况,使得音乐课中的陶笛教学环节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我将几年的陶笛教学进行了回顾,谈一谈对陶笛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陶笛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回忆三年前,小小陶笛刚刚进入我们的校园,我还清晰地记得学生初拿到陶笛,那种感到新鲜、神秘的神情,跃跃欲试,都想学着吹一吹来体验由自己吹出的新奇声音所带来的喜悦。以往的音乐教学,单一的演唱作品,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自从手中有了这个小陶笛,我们的音乐课堂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告诉孩子们:仅仅是喜欢、有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吹奏好它。我带着学生从最基本的音阶入手,重视陶笛指法、气息的运用,每当学生吹奏出小曲子时,他们那种兴奋的、喜悦的神情洋溢在小脸上。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力量。他们对陶笛的学习,积极又充满热情,总有学生找到好听的曲子经过课余练习后,在上课时展示给大家,学生们上音乐课的积极性更高了,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愉悦的音乐活动中充分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陶笛教学丰富了音乐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 
  以往的音乐教学,教学内容较单一,演唱、欣赏的内容对高年级学生已经没有吸引力了,还有的孩子进入了变声期,声音不能很好的发挥,他们变得羞涩,不善于表达自己了,能主动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演唱的孩子越来越少。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内心有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他们内心也有对艺术的追求与渴望。自从陶笛来到我们的课堂,这种情况大有转变,学生从好奇到惊奇地发现我也能吹奏,再到后来找到好听的曲子,也能主动积极地练习吹奏。陶笛吹奏这个教学环节已经成为学生最欢迎的内容,不仅仅被学生所喜爱,更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新天地。 
  三、利用陶笛教学辅助音乐教学,效果显著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需要人们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感受。音乐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一个音乐作品的体验常常要运用身体多种感官的参与才能实现活动的过程,学生在唱、听、奏、讲等活动中感受音乐。陶笛教学过程同样要运用多种形式,与其他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共同来参与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提高的。 
  1.利用陶笛教学;辅助学生唱准音高 
  每一首教唱歌曲的曲谱都可以是我们陶笛教学的演奏曲谱,同样的一个乐谱,我们既用于演奏又用于演唱。我常常把一首将要新学的歌曲让学生先预习,有的学生就能在自己吹奏的帮助下,把新歌曲学得基本正确。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巩固,最好能达到不看谱也能正确演奏的熟练程度,学生对歌曲的曲调非常之熟悉,唱歌音不准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视唱、练耳的能力也逐步地得到了发展。 
  2.陶笛教学与合唱、合奏教学相辅相乘 
  在陶笛辅助歌唱教学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将歌唱与陶笛相互整合,即运用陶笛教学辅助进行二声部歌曲学习。学生通过吹奏陶笛,掌握歌曲的两个声部,并进行二声部合奏,解决了二声部合唱中不容易掌握音准、不能够很好地相互聆听等难点问题,使后面的合唱难点迎刃而解,教学活动水到渠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了运用陶笛吹奏歌曲的两个声部,并辅助学会了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学会了运用陶笛进行二声部合奏,并辅助学会了进行二声部歌唱,在合奏与合唱中,培养了良好的多声部听觉习惯。 
  今后,我应该多学习陶笛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强指导学生吹奏的能力,多思考如何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去帮助学生实现表现音乐的愿望,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懈地积极思考、不断地探索、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