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之中-天中山

标签:
历史佛学汝南天中山 |
分类: 河南古迹 |
天中山又名天台山,位于驻马店市汝南县北1.5公里,占地540平方米,南北宽20米,东西长36米,高3.6米。它只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
据《尚书•禹贡》:大禹治水以后,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周朝时,周公为找出九州的中心,采用“土圭测影”的方法,便在全国各地设有很多观测运行的点,通过终合观测总结之后,夏至和冬至这天,只有驻马店市汝南县天中山观测点的土圭没有影子,所以认定豫州为九州之中,天中山为豫州的中心,所以把此垒土积石处名为天中山。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在;天中山正式出现在书传中则是唐代以后的事。“安史之乱”后,军阀割据,政局混乱。淮西军阀李希烈占领蔡州(蔡州,即今汝南),为维护国家统一,唐德宗派遣颜真卿去说服李希烈归顺朝廷。颜真卿到达汝南后,被李希烈扣留。在扣留期间,颜真卿撰写了《天中山碑文》,从此,天中山,名声大震,享誉天下。天中山,也因此由口传进入书传,频频出现在古代文献记载中。公元817年,唐宪宗为平叛乱,当年唐朝李愬雪夜袭蔡州,活捉了吴元济,这个蔡州即是汝南城。天中山,作为汝南的景点始于隋唐,盛于明清。
2002年汝南县政府投资兴建的一处集周易文化、吉祥文化、天中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占地约600亩,天中方文化园中三部分组成,一是天中山穹顶中心,建筑内容有天中山山体、穹顶、雕塑和天中阁等景点。穹顶上塑有伏羲与女娲的人首蛇身雕塑。在天中南面祭天场所“天中阁”。天中阁高三层,占地100平方米。二是天中山文化园,由天中山广场、12生肖雕塑柱、天中山文化雕塑墙、龙兴寺、鹅鸭池、日月潭等景点。三是天中楼观赏区,建筑内包括天中楼、园区大门、天中博物馆遗址、牌坊群、小金水桥等景点。周公测景台、禹贡九州图石刻、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刻、天中山书院和两通《平淮西碑》等组成。驻马店市人民政府2008年5月8日公布为驻马店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中山山体为“周公测影堆土垒石以记之”的标志性景观,山体自东而西由三个山包组成,主峰上建有璇玑台。璇玑台通高3.6米,由下至上分为五层,第四层斜面上镶嵌着《禹分九州》、《周公测影》、《颜公题记》、《天中化章》等四块浮雕。其上铜雕名“一柱擎天”,亦称铜圭表,高12.8米。下端刻有海角江牙纹饰,中部正面镌刻颜真卿绝笔“天中山”,顶是古代建筑斗拱的变体造型,饰有凤鸟纹。基础名“四灵”台,呈方形,四周雕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图案。然后是立了九块石头,分别写上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代表着各个地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