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谈古玉的鸡骨白现象(二) 作者:胡果存

(2017-10-11 17:27:08)
标签:

转载

分类: 古玉包浆沁色

有一位收藏界的朋友,热衷于鸡骨白玉器的收藏。为了便于对照和鉴别,他专门将一段鸡腿骨做成吊坠,系在胸前。到古玩市场淘宝时就取出来比对,相似者高价收购,不相似者说一声假的,然后扬长而去。由于胸前汗水的渗透,鸡腿骨吊坠变得越来越黄,这位朋友收藏的鸡骨白玉器的颜色也就越来越深。说到这里,我们先不要笑话这位朋友是刻舟求剑者的后代,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从中得到启发,引起思考。那就是,鸡骨白是否都同样的白,它们有多少种类?

玉器的墓葬环境不同,出土年代不同,经历的地质变化也不同,因此它们所产生的鸡骨白现象必定存在差距。用鸡骨头吊坠法进行判决肯定是行不通的。从我的收藏实践看,玉器的鸡骨白不仅呈色有多种,成熟度也有多种。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即瓷釉白、瓷胎白、糙米白、象牙黄、烟叶黄,无论黄白,都属于鸡骨白的范畴。下面一一细述之。

一是瓷釉白。在所有的鸡骨白玉器中,这是成熟度最高、白度最纯、晶莹度最好的一种,远远看去,简直就是一块釉水厚重凝润精光四射的景德镇瓷片。摩挲和观赏着这样一件鸡骨白玉器,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天工造化。这种鸡骨白玉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可遇而不可求。无论透闪石(见图一)或蛇纹石(见图二)都可能产生瓷釉白。

http://s3/bmiddle/001xIXbezy6UKTqZwpY22&690作者:胡果存" TITLE="[转载]谈古玉的鸡骨白现象(二) 作者:胡果存" />

http://s12/mw690/001xIXbezy6UKTsUcBRfb&690作者:胡果存" TITLE="[转载]谈古玉的鸡骨白现象(二) 作者:胡果存" />

二是瓷胎白。瓷胎白比之瓷釉白自然要略逊一筹,其主要差距是光泽度、凝润度不够。如果瓷釉白和瓷胎白处于同一水平,那么,景德镇的瓷器也就没有必要上釉了。瓷胎白的鸡骨白玉器给人以坚硬扎实的感觉,也很美丽,也很难得无论透闪石(见图三)或蛇纹石(见图四),都存在着这种鸡骨白现象。

http://s4/mw690/001xIXbezy6UKTCnRjZf3&690作者:胡果存" TITLE="[转载]谈古玉的鸡骨白现象(二) 作者:胡果存" />

http://s6/bmiddle/001xIXbezy6UKTDM4Khd5&690作者:胡果存" TITLE="[转载]谈古玉的鸡骨白现象(二) 作者:胡果存" />

三是糙米白。顾名思义,这种鸡骨白凝润度、光泽度就更低一个档次了。之所以如此,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成熟度未到火候,二是玉器表面被腐蚀的结果,三是与玉种的矿物成分或许有关。在我的收藏中,此类糙米白,蛇纹石玉(见图五)较多,透闪石玉则未见,其之所以未见,并不说明世间不存在,只是证明本人无缘淘到而已。

http://s11/bmiddle/001xIXbezy6UKTFzdyyaa&690作者:胡果存" TITLE="[转载]谈古玉的鸡骨白现象(二) 作者:胡果存" />

四是象牙黄。象牙其实新切开的都有点发黄,使用过的有一定时间的象牙就更不用说了,而且颜色深浅变化也比较多。我们平时所说的鸡骨白实际多指的是象牙黄,光泽度和凝润度都还不错,就是颜色不够白,程度不等地发黄。这种现象在透闪石、蛇纹石和蓝田玉上都有发生。象牙黄的鸡骨白玉器,市场上也不多见,千万不要因其不够白而嫌弃,从而错失良机。

五是烟叶黄。烟叶有深黄和浅黄,有梗脉和芽脉,这种特征,与许多蛇纹石产生的鸡骨白现象十分相似。岫玉属于蛇纹石,但在入土前你用肉眼是看不到它的蛇纹结构的。玉器入土后,受环境因素或腐蚀因素的影响,特别在鸡骨白的形成过程中,其蛇纹结构会逐渐显露,随着鸡骨白的不断成熟,蛇纹又渐渐被吞没而最终消失。这些未成熟的蛇纹石鸡骨白,玉面上往往有许多水网状的纹路,或称蛇纹。玉色呈黄,深浅不一。有人称之为土沁,其实系鸡骨白的初级阶段,如果其不出土,在地下继续埋藏,终有一日,它们会变成瓷胎白或瓷釉白。烟叶黄仅见于蛇纹石,透闪石及蓝田玉未见,因矿物成分和结构不同,烟叶黄的鸡骨白现象应不可能在这两种玉石上发生。

当然,鸡骨白的颜色差异,可以分得更细,可以不止以上五种,但不管如何细分,大概都跳不出以上范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