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转载】玉龙胎——《红山古玉文化研究》之红山文化典型玉器内涵(五)

(2017-09-07 10:11:27)
标签:

转载

分类: 古玉鉴赏

 

玉龙胎

  作者 刘永胜  王长江

一、玉龙胎造型及沁色

谈及龙,我国远古时期最早的是《周易》,把龙按所属环境和形态分为潜龙、飞龙、渊龙、田龙、亢龙等种类,并以此判断吉凶利害。

然而,在远古时期,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已经出现的龙有,玉猪龙(也称兽形玦),玉龙。这两种龙,已被考古学家从形制纹饰到磨工及文化内涵均作出论证。现在红山文化古玉中又出现一种玉龙胎,香港学者李英豪先生在辽宁画报出版社出版的鉴别古玉一书中公布一件实物玉龙胎,并称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文化罕有古玉。

下面介绍几种不同形制的玉龙胎。

http://s1/mw690/70ce8968gd5d0e3f7f520&690

 

[1]  玉龙胎

 

图1玉龙胎规格:高1 8cm,宽12.cm,厚3.cm。玉质:该龙是辽宁岫岩玉磨制而成。沁色:该器物通体全沁,并入玉内,满浆弥合。一面沁色较轻,一面沁斑较重。沁重面是着地土沁。沁色为枣红、锈红、虎皮、白雾、褐黄、灰绿等沁色。

http://s12/mw690/70ce8968gd5d0e4f99b7b&690

 

[2]  玉龙胎

 

图2玉龙胎规格:高17cm,宽13cm,厚4cm。玉质:玉龙胎采用辽宁岫岩玉磨制而成。沁色:该器物通体全沁,并入玉内,满浆弥合。一面沁色较轻,一面着地沁斑较重。沁色为枣红、锈红、浅桔黄、甘褐黄、深绿等沁色。

http://s1/mw690/70ce8968gd5d0e5bf2c50&690

 

[3]  玉龙胎

 

图3玉龙胎规格:高12.cm,宽9.cm,厚1.cm。玉质:玉龙胎采用辽宁岫岩玉磨制而成。沁色:胎龙通体全沁,沁色已入玉内,满浆弥合。沁色呈褐红、锈红、黄、浅黄绿、桔黄、浅黑灰绿等沁色。玉质温润,沁脉呈云片状。

http://s5/mw690/70ce8968gd5d0e67e2a84&690

 

[4]  玉胎龙

 

图4玉胎龙规格:高12.cm,宽15.cm,厚3.cm。玉质:胎龙采用辽宁岫岩玉磨制而成。沁色:该器物通体全沁,并入玉内,满浆弥合。朝上面沁色较轻,龙体着地面沁斑较重。器体布满沙咬坑。沁色为深绿、灰青、锈红、桔黄等沁色。

 

二、玉龙胎形制特征

上述玉龙胎从形制角度分析,有如下特征。
   
1、抽象型。图片1的玉龙胎,整体造型近似扬口""字型。龙胎体呈坐式,龙头上扬,龙体全身无足无爪,无角无鳞,光素无纹。龙体扁圆,呈卷曲形态,龙尾尖圆而内弯,龙头直竖上扬,龙吻朝上伸扬。龙头磨制制二条较宽阴线槽,棱线凸突,抽象看出是龙鼻与嘴形状。余下无任何纹饰。虽然器形简朴古拙,但整体卷曲形态,给人以强烈动静合一之感。说静,龙胎呈坐式稳稳相聚。说动,龙胎的尾,粗状的身躯,尤其是上扬愤怒的龙头,有冲天之势。
   
2、简洁型。图片2的玉龙胎,整体造型""字型。龙胎体卷曲呈坐式,扁圆型龙尾及身躯,光素无纹。此龙头与图片1龙头差异很大。一道窄深阳沟线饰龙嘴,嘴上钻琢两个小小圆孔饰鼻,清晰可见。椭圆扁形龙头中央,采用隐压磨法,硬是琢磨出凸突鼓的双目,与深勾嘴和小巧清秀的双鼻衬托起圆鼓的双目显得格外炯炯有神。
   
3、古朴型。图片4的胎龙。整体卷曲呈""字型。龙体卷曲,首尾相连。龙嘴吼张,怒目锐角,弓形的龙背上雕琢几条宽窄适宜的弧形阳槽线,恰是龙随躯体翻滚蠕动,纵观整体造型,像似龙在空中腾飞。此龙是红山文化古玉首次面世的形制,极为珍贵。

 

三、玉龙胎琢玉特征

上述3件红山文化器形简朴古拙的玉龙胎,就磨制工艺而言,在研究实物磨工的同时,查阅大量考古史料,从比较分析中看出,是原始治玉加工方式。方法是:红山祖先玉工先根据玉石料纹理劈成薄片,把构思设计好的龙胎画到玉面上,然后研磨,有的用手,有的用原始砣具。大面积的横磨,竖磨,旋磨等等,尤其是两个龙胎,背上的穿挂绳用的对打小孔,均是"象鼻穿"""字形胎龙卷曲体中央的圆孔和龙嘴均采用手工旋磨的方法,使卷体呈扁圆和圆柱形,磨制错落不一的痕迹,清晰可见,足以说明是原始手工磨制的精品古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