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2018-08-27 17:03:22)
标签:

英语

分类: 教学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太白校区 宁晓燕

【摘要】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能够使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成为现实,它正改变着人们的习惯,同时也影响着传统英语教学方法。通过深入课堂调研,明确研究重点根据反馈与总结,整理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听说课教学模式,为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提供参考,为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提供便利。

【关键词】

互联网+多样化的练习方式,高效便捷, 英语听说课堂模式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移动互联网在智能教学系统是教育技术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没有人类导师指导下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和技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教育公平性和个性化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近年我国中小学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为移动互联网做了良好铺垫。“十二五”以来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0%;在实践层面上已经有多个学校分别从移动资源开发、wap站点建设等多角度对移动学习领域进行拓展,学生随时可以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学习。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鼓励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活动,养成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的良好习惯。而移动互联网的特性能够使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成为现实。虽然现在大家对于英语的交际功能认识的比以前要深刻,然而,依然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英语课堂结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进行智能教学系统在课堂上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为了使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成为现实。因此促使我们选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找出更为高效的,便捷的,利于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听说课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强调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它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如音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软件、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资源、报纸杂志以及图书馆、班级、学校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创设等等。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 准备阶段(20177-20179月)

通过对国外文献和政策性文件的阅读,进行课题背景知识和理论的知识积累,并提出课题研究的具体方向。

2. 实施阶段(201710-20187月)

1开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丰富理论知识,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定期进行分类汇总。使用盒子鱼开展初步实践,实时跟踪后台数据。

(2)    初步总结(20182-3月),深入课堂调研,明确研究重点,总结实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调整研究实施方案。

(3)    深化研究(20184-5月)根据反馈与总结,整理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听说课教学模式。

4)总结阶段 (20186-7月)认真总结分析,完成课题成果总结。我们将认真全面地对本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我们将通过纸质文件“调查表”测试卷和论文以及视频、图片、海报或专栏的形式完成结题报告,保证按时完成该课题,顺利结题。

(二)研究方法

1.遵循以下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2.推进措施

1文献研究:本课题将对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学习优势、适性发展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价值及其不足,形成本课题整合与创新的基础。

2)自然观察法结合量化的行为数据统计研究:在教学案例的实施中,本课题将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记录学生的外在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从而直接感知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态度。对“基于外语网络学习的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研究, 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3) 给予充足的时间,布置互联网作业,开展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

(4) 家校携手,及时监督。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近一年的深入系统研究,本课题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教师指导,完成预习。便于他们进一步辅导学习,将上课变成答疑解惑的重要场所,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教学平台(盒子鱼)授课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实践研究;课中教师指导,强化巩固。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教学系统(盒子鱼)提高英语听说课效率的教学应用与研究。课后自主化学习提升学习的高效性。

4. 在学习初,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难度的增加,课业科目的增多,投入英语学习的时间随之减少,于是就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孩子对英语保留了兴趣,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

5. 经过近半年学生使用互联网盒子鱼教学平台,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又重新拾起对英语的热爱与兴趣,他们乐于使用盒子鱼来学习英语,并得到一种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6. 我们发现:利用互联网的有效数据、丰富优质资源,的确能促进英语教育的精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目前,在我们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    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便捷之余,也给学生能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无人监管时,可能不是利用平台学习,而是用做别的用途。

2.     如何完善互联网下课堂教学的评价系统?

3.    教师们的实践经验足,但还是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教研时间。

改进方法

1.              各位教师利用网络,在盒子鱼教学平台上布置预习作业,加强课前预习的检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尽量在课堂导课时,尤其是新的词汇学习时,坚持使用盒子鱼智能平台,对学生起到激励与鼓励的作用。

3.              做好课后巩固,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监督。让自主化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4.              及时给学生做好推荐,借助家长的力量做好监督。

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科教师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取长补短,同时进步。做好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在家长的帮助下,让互联网为我们孩子的英语学习插上翅膀

 

【参考资料】

1.    2011 英语课程标准

2.    施良方崔允廊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3.    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4.    李娜  基于翼课网的学习空间促进初中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5.     刘芳  肖雄斌 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创新

6. 王苏曦;;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