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浙江省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一)

(2019-05-28 18:18:08)
分类: 数据帝

日期:2019-04-15


乡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支撑点和增长极。为乡镇社会经济营造激励竞争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乡镇实施,浙江省统计信息调查服务行业协会对全省1283个乡、镇、街道,依据2018浙江省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测算出全省2018乡镇综合竞争力指数,得出浙江省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为全省提供良好的学习借鉴样本。现将2018浙江省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如下:

一、全省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

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聚焦新时代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导向作用,遵循科学、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建立了浙江省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一级指标3个,分别为产业提升度指数、社会融合度指数、环境满意度指数,二级指标10个,分别为公共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人均创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通宽带村居比例、万人拥有文化休闲场所、基本医疗享有医生数、基本养老参保比例、污水集中处理比例、垃圾集中处理比例;本次评价采集的数据为公开的2017浙江省乡镇统计资料;评价所采用的单项指标权重由专家确定。经测算2018浙江省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如下:

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        

排序

乡、镇、街道

排序

乡、镇、街道

1

杭州市余杭区东湖街道

51

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

2

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

52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

3

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

53

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

4

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

54

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

5

杭州市江干区彭埠街道

55

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

6

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

56

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

7

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

57

温州市永嘉县瓯北街道

8

绍兴市柯桥区齐贤街道

58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街道

9

金华市义乌市稠城街道

59

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

10

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

60

杭州市余杭区南苑街道

11

温州市龙湾区蒲州街道

61

嘉兴市平湖市当湖街道

12

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

62

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

13

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

63

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

14

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

64

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

15

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

65

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

16

金华市永康市东城街道

66

宁波市慈溪市浒山街道

17

嘉兴市平湖市钟埭街道

67

嘉兴市南湖区城南街道

18

绍兴市诸暨市暨阳街道

68

温州市乐清市盐盆街道

19

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

69

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

20

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

70

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

21

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

71

宁波市余姚市凤山街道

22

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

72

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

23

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

73

台州市温岭市城东街道

24

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74

台州市黄岩区西城街道

25

金华市义乌市北苑街道

75

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

26

台州市玉环市玉城街道

76

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

27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77

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

28

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

78

宁波市余姚市兰江街道

29

金华市义乌市稠江街道

79

温州市乐清市城南街道

30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

80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

31

湖州市安吉县昌硕街道

81

台州市温岭市太平街道

32

绍兴市诸暨市陶朱街道

82

宁波市宁海县梅林街道

33

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

83

嘉兴市桐乡市濮院镇

34

金华市义乌市江东街道

84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

35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

85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

36

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

86

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

37

杭州市江干区丁兰街道

87

嘉兴市海宁市海洲街道

38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

88

宁波市象山县丹西街道

39

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

89

温州市瑞安市塘下镇

40

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

90

台州市温岭市泽国镇

41

宁波市象山县丹东街道

91

舟山市普陀区东港街道

42

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

92

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街道

43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

93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

44

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

94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

45

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

95

金华市义乌市佛堂镇

46

嘉兴市平湖市乍浦镇

96

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

47

台州市临海市古城街道

97

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

48

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

98

宁波市余姚市朗霞街道

49

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

99

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

50

宁波市慈溪市周巷镇

100

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


、乡镇综合竞争力评价主要特征

本次评价出来的乡镇相比全省其他乡镇具有雄厚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聚集能力较强,就业结构相对优化,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城镇化水平高等突出优势。

(一)经济实力优势明显,乡村发展走在前列。评价乡镇中,公共财政收入超过2亿元的乡镇占到了94%,其中10亿元至20亿元的有29个,达到了中下游县级水平;超过20亿元的有14个,与中等县级水平相当;全省公共财政收入排在首位的余杭区东湖街道,其公共财政收入超过了45亿元,比丽水市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要高。与全省乡镇相比,评价乡镇行政村(居)仅占全省乡镇行政村(居)总数的12.9%,人口占全省乡镇人口总数的17.8%,所创造的公共财政收入占全省乡镇公共财政收入总数的41.9%,这表明近18%的人创造全省乡镇近42%公共财富。评价乡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6544亿元,占到全省乡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8%。从平均值看,评价乡镇的优势更加突出。评价乡镇个均资产总额达到6.48亿元,是全省其他乡镇平均资产的3.3倍。平均每个评价乡镇的企业实缴税金达到13.44亿元,是全省其他乡镇平均水平的3.6倍。分析发现,评价乡镇经济实力雄厚,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另外,比较优势还体现在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壮大。温州市苍南县19个乡镇有2个乡镇进入评价乡镇,这2个乡镇的农业合作社发展数量与农业种植大户培育家数分别占到全县的31.5%和72.5%;湖州市吴兴区有12个评价乡镇席位占2席,这2个评价乡镇在农业设施建设上投入明显,设施农业面积达到了4353公顷,占到全区的89.3%。评价乡镇在带动乡村发展方面走在了全省其他乡镇的前列,有许多突出的典型案例,值得总结与推广。

(二)非农产业兴旺发达,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省评价乡镇中,各类企业蓬勃兴起,拥有的企业数达到39.77万家,占全省乡镇企业总数的34.05%;企业从业人数达到692.65万人,占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32.31%。在评价乡镇中,工业企业11.4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0.84万家,分别占全省乡镇工业企业总数的25.4%和23.4%。有80%以上的评价乡镇拥有产业集聚区,集聚园区规划设计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备,集聚气场强大,高新技术企业多,上千亿百亿元产值园区已经不在少数。评价乡镇的企业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远超全省其他乡镇的发展水平。评价乡镇不仅企业数量多,而且吸纳就业大,就业结构优化明显。分产业结构看,评价乡镇二产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9.93%,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4.14%,分别高于全省乡镇平均水平3.21和8.9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评价乡镇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远高于全省其他乡镇。

(三)社会发展成绩斐然,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全省评价乡镇的2706个行政村在已经实现通公共交通、通宽带、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的基础上,99.8%的村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88.7%的村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比例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评价乡镇59.39%的家庭开始使用管道燃气,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5.69个百分点。评价乡镇拥有文化、体育、公园、广场等场所4562处、拥有金融机构网点2983个,以村(居)平均占有水平看分别比全省高出8.6个和39.8个百分点。评价乡镇拥有执业医生数4.25万人,占全省乡镇医疗机构执业医师总数的36.24%。这些数据充分表明评价乡镇的社会事业发展较为充分,基本与中小城市相当。在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保障体系逐步优化。全省评价乡镇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比重比全省高出4个百分点;评价乡镇敬老院、养老院不仅数量高于其他乡镇,养老条件也比全省其他乡镇大幅改善提高。由于评价乡镇重视社会事业的设施建设,乡村居住环境、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乡镇,享受到的文化、医疗、社会保障服务数量和质量均高于全省其他乡镇平均水平。

(四)城镇化水平普遍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全省评价乡镇中,有26个建制镇,74个街道办事处,说明了我省评价乡镇大多是城区乡镇或紧邻城区的郊区乡镇,这些乡镇具有较强的积聚和吸纳能力,城镇化水平普遍较高。资料显示,评价乡镇的外来人口占全省乡镇总人口的比重为42.2%,比全省乡镇平均水平高11.4个百分点。评价乡镇的平均镇区面积为28671亩,镇区平均人口17万人,分别约是全省乡镇镇区平均水平的2倍与6倍。评价乡镇建成区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64.95%,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居民生活在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内。评价乡镇中的公共交通服务基本实现了常态化班次,平均每个建成区建有77.5个公共卫生间,城镇绿化面积占到了建成区面积的15.3%。由于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评价乡镇的公共服务与环境优化程度较高,城镇村容村貌普遍好于全省其他乡镇。评价乡镇的城镇化已经逐步进入了稳步发展与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城镇辐射带动乡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评价乡镇的区域格局

(一)地域分布与发展格局大体一致。全省11个设区市中有9个设区市有乡镇进入全省评价乡镇。从占有评价乡镇的席位数看,宁波市排在首位,占27席,席位数十分亮眼,其中建制镇和街道办事处分别占5席和22席;杭州市排位第二,评价乡镇占19席,其中建制镇和街道办事处分别占2席和17席; 温州市、金华市排位第三、第四,分别占11席、10席,其中街道办事处均占6席;绍兴市和嘉兴市并列第五,评价乡镇均占9席;台州市、湖州市和舟山市的评价乡镇分别占8席、5席、2席,排位第7、第8和第9。从评价乡镇的分布看,杭州湾城市圈有66个乡镇进入评价乡镇,其中有14个乡镇进入了前二十,是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最集中的区域。从以上对比分析发现,全省评价乡镇的地域分布梯度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递减。

(二)评价乡镇在全省县域间分布情况。全省89个县(市、区),评价乡镇分布在47个县(市、区),占到52.8%。其中,金华市的义乌市是评价乡镇进入最多的县级市,占有6个席位,排在首位;杭州市的余杭区和萧山区评价乡镇均占5席,并列排位第二;宁波市的江北区、鄞州区、余姚市和台州市的温岭市评价乡镇均占4席,并列排位第四;杭州市的江干区、宁波市的镇海区、慈溪市、象山县、温州市的乐清市、嘉兴市的平湖市、绍兴市的柯桥区评价乡镇均占3席;杭州市的富阳区、宁波市的北仑区、宁海县、温州市的龙湾区、苍南县、嘉兴市的南湖区、桐乡市、湖州市的吴兴区、安吉县、绍兴市的上虞区、诸暨市、金华市的金东区、台州市的黄岩区评价乡镇均占2席;其他20个县(市、区)均占1席。从县域分布看,全省评价乡镇主要分布在全国强县(市、区),为县域整体实力的增强起到支撑作用。

 

(三)设区市之间全省前二十评价乡镇分布。从全省前二十评价乡镇进入情况看,杭州市占有5席,排在首位;宁波市、绍兴市分别占4席,并列第二;温州市、金华市各占3席,均排第四;嘉兴市占1席,排第六位。台州市、湖州市和舟山市虽有评价乡镇但无缘前二十。进入全省前十乡镇的设区市就更少了,只有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金华市分别占3席、3席、2席、2席。各设区市之间前二十乡镇发展明显不均衡,区域性太强。位于嘉兴市首位的平湖市钟埭街道位于全省前二十乡镇内,但与本区域内的其他评价乡镇在全省评价乡镇中却至少拉开二十多个位置差距。可见,全省前二十乡镇在设区市与县域内具有强势地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标杆性乡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