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
 (2018-05-10 18:42:50)
	
			
					(2018-05-10 18:42:50)		| 分类: 教学设计 |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秋天的树叶》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苏教版)教科书第九册第三组中的习作内容。要求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引导学生注意在大自然的美丽时要想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妈妈,珍惜身边的一切东西。
本次习作是观察作文,观察秋天植物叶子形状、色彩的变化,然后选几种秋天的树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要求学会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注意过渡自然 ,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设计思想】
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秋天,走近树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习作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写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想象,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树叶”,那些“我”独有的东西。作文教学应为人而文,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想得是越奇妙越好。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经调查发现学生对走进自然很感兴趣。如果老师能加以更好地引导,就会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秋天这个美好的季节,认识这个神奇的大自然。这节作文教学从何入手,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又能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让他们能关注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呢?这是本课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就要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秋天的神奇,激发他们关注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写物文章的基本方法,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写出秋天植物叶子形状、色彩的变化。
2、通过采集、捡拾树叶活动,培养学生细致、敏锐地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持久的注意力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切身感受秋天树叶的变化与美,积累写作的素材。
2、借助网络环境,在互动的交流中拓展写作思路,完成作文构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描写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会对事物的想象,注意事物的动态与静态;
2、用“总起——分述——总述”的方法写作。
【教法选择】创设情境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观察法、交流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银杏树叶 、枫树叶 、梧桐树叶、松针等树叶若干。
【教学过程】
 
 
 
 
 
5、说说你从歌曲中了解到的树叶的各类及特点。
6、学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树叶飘落时的情景。生畅谈自己想像到的画面(如:我看见树叶娃娃正拉着手儿,唱着歌,跳着舞,它们可开心了;我看见几个树叶娃娃回过头来,依依不舍地和妈妈说再见呢!┄┄”) 
 
 
活动二 
 
 
 
 
 
(4)嗅叶味。观察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鼻子凑近叶片嗅一嗅,感受叶子透出的秋的味道。
[设计意图:从指导学生观察开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叶色、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从观察一枚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及至漫山遍野的树叶。指导学生观察有层次,有方法,循序渐进,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秋叶,为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句是可以模仿的,但活生生的体验是无法用文字来克隆的。教师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看、闻、摸,静静地想,细细地品,分享发现,分享体验,分享快乐。]
3.启发思索联想在文中非常重要,可以使文章更生动。
 
 
 
学生甲:你看,银杏树那美丽的叶子,就像一柄柄梅花形的小彩扇,翠绿嫩黄。
学生乙:夏天过去了,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了金装。你看,秋风扫过,屋后一排排梧桐树叶子像巴掌似的,宽大厚实,纷纷落了下来,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地上满是落叶,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踏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
学生丙:秋风来了,枫树叶哗哗作响。它的颜色翠绿、逐渐变成淡绿色。当初双降临时,枫叶慢慢地变红了,像朝霞一样美。
学生:秋天到了,垂杨柳的叶子好像变轻变老了一般。秋风飒飒吹过,由绿变黄的柳叶漫天飞扬,有的飞到了小河里。秋风好无情啊。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打扫落叶,把叶子细心地埋到垂杨柳的根部,使它变成养料,好让垂杨柳明年重发嫩芽,长得更加茂盛。
 
活动三 
1、播放录像。看到这些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你联想到什么呢?
2、树叶离开树妈妈时,会有什么表情,他们会说些什么呀?“树妈妈”又会怎样鼓励孩子的呀?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去感受一下“树叶娃娃”和“树妈妈”此刻的心情吧!(师播放音乐《秋叶儿》)
 
 
 
 
 
 
[设计意图: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一旦他们的思维打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鼓励学生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
活动四 
1、确定写作顺序:按“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详略得当,重点突
出。
(1) 总说树叶很美。
(2) 再分述树叶的形状、颜色、作用等。(选择二、三种树叶,将最熟悉、了解最清楚的一种作为重点来介绍。)
(3)最后总述树叶的特点。
2、善于发现,抓住事物特征,写出个性。秋天的树叶有两大类,一是落叶,
二是不落叶,这就是秋天树叶的特征之一。不同的树,不同的叶;相同的树,不同的叶。观察时要善于发现这些特征,并紧紧抓住这些进行描写,写出各种事物的独特个性。
3、善于观察,抓事物动静,写出“活“性。秋天的树叶各有各的形状和色
彩,也同样有静态和动态表现,还要学会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秋天的树叶写活。
4、善于想象,富天联想,写出意义。生动的想象有一种魅力,就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读后常常令人长久难忘。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也能产生无穷的美感与诗意。
秋天的树叶,有的坚忍不拔,屹立枝头;有的翩翩起舞,落叶归根;有的形如串珠,排列整齐……倾注自己的感情,赋予事物一写的象征意义。这样所描写的事物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才能给人以启迪。
5、自主拟题。我们围绕“秋天的树叶”写一篇习作。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打算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部分学生把拟定的题目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写在黑板上的题目有:《落叶的旅行》《秋天的“鬼精灵”》《小树叶的秋天舞会》《百变秋叶》《秋天的“信件”》等等。
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你们眼中秋天的树叶描绘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大题目“秋天的树叶”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小题目自己拟定,充满张力,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舞台。此刻,秋天的树叶在孩子们的眼中,已经活了。学生置身于“树叶的海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为秋天的树叶尽情放歌。]
 
【板书设计】
 
选材: 
 
内容: 
 
写法: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