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研究》中期报告

(2018-01-29 15:45:44)
标签:

体育

教育

健康

2017年度周至县教育科研小课题中期报告

                                                               时间:2018129

立项号

2017XKT——XXTY006

课题名称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研究

负责人

刘凯

负责人

所在单位

周至县翠峰镇中心小学

 

201710月,我申报的校本课题《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研究》获得立项。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对课题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积极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很好地指导了课堂教学。现将中期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许多学校为了应试,只重文化课的知识技能,而对体育课不够重视,有的甚至随意侵占体育课的时间,把体育课改上其它课,严重地影响了身体素质的发展。
      本课题是小学体育课堂中活动性游戏的研究,活动性游戏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而活动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活动性游戏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它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津津有味,沉闷的教学变得生机盎然。
      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从理论上理解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并通过活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有计划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喜爱游戏,会编游戏,会玩游戏。

二、课题的界定
      1.活动性游戏的内容 
      活动性游戏是游戏的一种。活动性游戏可分为活动性和竞赛性游戏。竞赛性游戏是活动性游戏发展的高级阶段,如球类运动中的篮球、排球、足球、手球、乒乓球,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跑、障碍跑游戏等。竞赛性游戏有规定的场地、器材和比赛时间,有固定的成员和严格的统一规定,具有复杂的技术和战术,并且需要专门的训练。而活动性游戏则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和较复杂的规则,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场地、器材以及比赛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它最适合于儿童和青少年活动。
      2.儿童体育活动性游戏创新的内涵:
      ①体育活动性游戏内容的创新:拓宽游戏思路,创编适合各年龄段儿童,智慧性、趣味性、教育性兼具的体育游戏。
      ②组织策略的创新:深入研讨体育活动性游戏的组织策略,在方法探索、材料挖掘、策略使用上进行创新。 
      ③体育活动性游戏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一是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使用率高、安全系数大、趣味性强的材料,探索如何科学充分地运用游戏材料;二是利用社区、家庭的物质、文化、师资资源开展儿童各种体育游戏,如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军事体育游戏。三是开发、创新传统的民间游戏,使之为城市、农村儿童健康教育服务。
      ④创新精神的培养。即在体育游戏中,改变评价标准及方法,肯定创新行为等,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激发教师创新欲望,培养创新型教师。
   三、活动性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1、适应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众所周知,进行体育活动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的提高和骨骼、肌肉的发育,发展运动技能。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好,身体健壮,不易生病,而且肌肉结实,关节灵活,体形健美,大脑反应灵敏,记忆力较强,同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小学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容易弯曲变形,并且肌肉力量小,耐力差;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长时间运动,非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的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教学中教法单一、墨守成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每次课的主题,适当地贯穿活动性游戏项目来配合教学,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动作要领。我在上一、二年级体育课时,就抓住低年级学生天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开始部分中应用了《反应练习》、《报数整队》等游戏就比较适合水平一地学生。一改过去单一、枯燥、乏味的教法。使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达到高度集中,张驰有度的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兴趣越浓,学习动作的质量就越高。由于活动性游戏具有竞赛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吸引很多的学生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体育课中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把一些练习内容安排到体育游戏之中。如:耐久跑600m-800m,投掷沙包或垒球这个教材,我在第一个班级上这个内容时,同学们上了耐久跑后,上投沙包内容就无情神。后来在另一个班上时我改变了教学方法,耐久跑改为越野跑,投掷练习换做 “投弹打靶”并以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同时,教师把投掷的动作要领进行讲解,结果学生们个个精神十足,不但玩的开心而且也很好的完成了课的目标,收到较好的效果。

      3、传授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除了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外,我在教学的实践中还合理地运用了活动性游戏的方法进行体育课的教学,主要有跑、跳、投掷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运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先于抽象思维发展,可以通过活动性游戏寓于有情节的形象化教学来学习跑、跳、投掷等动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结合游戏来培养学生各种人体活动的能力,学习和巩固已学会的技能技巧。例如:以短跑为例:蹲踞式起跑。由于技术内容和规则比较复杂,教师示范讲解多,学生实际练习少,再加上场地条件的限制,难以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如果采用游戏竞赛《起跑追拍》,就可以使全体同学都能参加活动,练习次数明显增加,密度也相应加大,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因此说体育教学内容寓于体育游戏之中。。
      4、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活动性游戏形式多种多样,组织起来生动活泼,具有竞赛性特点,竞赛本身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竞赛中发挥优势,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都可以通过游戏来实现。如:“单足跳接力赛”。此游戏要求具有一定的下肢力量,才能完成任务。在做游戏中下肢力量差的同学可以得到充分锻炼,下肢力量好的同学则在游戏中大显手身,发挥绝对的力量,能起两全其美的作用。又如:“赛龙舟”、“织布机”等都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我们知道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尤其在游戏比赛中还要分胜负、争高低。这就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一定的影响,如果能在长期的磨练中得到锻炼,将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运用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良好途径。
      5、促进其智力发展。活动性游戏的教学除了能发展学生的体质以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活动性游戏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下,把知识和技能传输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消化。例如在游戏“打龙尾”中,学生在开展游戏之前,必须先学会控制球和传球、接球,当然就会涉及到球类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下,很容易就会学会怎样控制球和传球、接球,此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强,兴趣也很浓烈,学起来当然得心应手。教师应乘热打铁,向学生传授球类知识技能。其实在很多活动性游戏里面都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常识,只要教师认真挖掘就不难发现、并加以运用和掌握。
      6、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活动性游戏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机智、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还能培养学生步调一致,听从指挥的良好作风,这些作风的培养都可以在体育游戏中逐步形成。如:“一切行动听指挥”、“抢运伤员”、“救护战友”、“攻关”等等,教师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结合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地抓住典型事例加以教育,因势利导,使学生懂得是和非,胜和负,遵守纪律和违反规则等,从而树立正确的基本概念,这样比一味地讲大道理的效果就好多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生活中表现出诚实、 勇敢、胜不骄、败不妥等好品德、好思想,达到教育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践加反思”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在边实践边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反思、总结。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分阶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提供依据。
      3、案例分析法:搜集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进行技术分析、比较、诊断等。
      4、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一、存在问题

(一)深入调查,细致研究,揭示矛盾现状。
      首先,我通过本校2名教师的课堂提问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课堂观摩、问卷调查、个别询问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们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
      教师教学时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 有些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问卷调查和课堂观摩显示,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偏多,很多是无效提问和低效提问的现象,而提问的有效性偏低,仅为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而且提问欠考虑,随机提问、临时提问很多,优质、高效提问很少。提问时机把握不太好,提问切入点把握不准等状况。

二、解决思路
     )查阅资料,读书学习,提升认识。
      找到了问题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课题研究的前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将阅读情况写在博客上。围绕课题的确立、研究方案的设计、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的情况均反映在读书笔记中,同时认真调查了解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状况,积累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资料,为撰写读书笔记和案例分析打下基础。
      我借助网络资源认真查阅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时间阅读了《活动性游戏》、《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论》、《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丛书》、《教师走向生本》、《教师反思的方法》等十几本教育教学书籍。一本本经典的书籍,让我茅塞顿开,开阔了眼界;走近名师,精湛的教育艺术让我为之折服,探名师成长之路,让我的许多困惑烟消云散。
     )理论指导,实践革新,丰富认识。
    在深入调查与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多次走进课堂,听教师上课,与教师学生一起座谈,并在学校中选取两位教师和两个班级为实验班,并将课题研究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我还坚持观摩教育专家的教学录像,并利用暑期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向名师请教我的困惑与课题中的问题,倾听专家们的指导,专家给我的课题研究提出的改进意见,让我少走了弯路,重新调整了研究方向。

能否按期结题

    归纳整理,总结成果,深化认识按时结题。
      根据课题研究进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下,根据大量的调查、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中期报告。并根据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细致的理论检验,查阅大量理论资料,吸取更多的理论精华,坚持撰写博客文章和读书笔记,并及时根据相关理论修改丰富课题研究成果并按时撰写结题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