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分类: 高中年级 |
高中化学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http://static.wdzxx.com/uploadfile/zxx/2018/1031/20181031044852586.png
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 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最 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还原法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http://static.wdzxx.com/uploadfile/zxx/2018/1031/20181031044916621.png
http://static.wdzxx.com/uploadfile/zxx/2018/1031/20181031044925998.png
3、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http://static.wdzxx.com/uploadfile/zxx/2018/1031/20181031044936264.png
http://static.wdzxx.com/uploadfile/zxx/2018/1031/20181031044943533.png
http://static.wdzxx.com/uploadfile/zxx/2018/1031/20181031044952215.png
http://static.wdzxx.com/uploadfile/zxx/2018/1031/20181031045001833.png
http://static.wdzxx.com/uploadfile/zxx/2018/1031/20181031045011554.png
http://static.wdzxx.com/uploadfile/zxx/2018/1031/20181031045019252.png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环球优学教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