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宝玉和玉钏,他们之间那一碗莲叶羹的故事
标签:
曹雪芹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
分类: 《红楼梦》的三种解读 |
读《红楼梦》有很多小细节很值得我们慢慢品味的,整部红楼梦大多数都是在谈情,然而这种情可不是只有爱情的情,有人说宝玉很色,其实宝玉对女孩子这种情,真的是很单纯的一种情,就如他前世浇灌绛珠仙草那般情感,是一种博爱的情,这种情很容易和滥情混淆。
http://s16/mw690/006QMcNlzy7nB8gVNTN3f&690
今天我们去看看宝玉与玉钏的这种情,玉钏是金钏的妹妹,金钏因为宝玉而被王夫人赶出贾府,最后投井而死,这对于玉钏是莫大的悲伤,因此也在心里也是对宝玉有了一种怨恨。
今天我们去看看宝玉与玉钏的这种情,玉钏是金钏的妹妹,金钏因为宝玉而被王夫人赶出贾府,最后投井而死,这对于玉钏是莫大的悲伤,因此也在心里也是对宝玉有了一种怨恨。
当宝玉要喝汤,正好是玉钏给送过来的,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
宝玉只是不吃,问玉钏儿道:“你母亲身子好?”玉钏儿满脸怒色,正眼也不看宝玉,半日,方说了一个“好”字。宝玉便觉没趣。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玉钏的怨恨,曹雪芹只用了一个“好”字就把这种怨恨给表现的淋漓尽致,紧接着:
半日,只得又陪笑问道:谁叫你给我送来的?玉钏儿道:不过是奶奶太太们!宝玉见他还是这样哭丧,便知他是为金钏儿的原故,待要虚心下气磨转他,又见人多,不好下气的,因而变尽方法,将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那玉钏儿先虽不悦,只管见宝玉一些性子没有,凭他怎么丧谤,他还是温存和气,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了,脸上方有三分喜色。
在这里宝玉支开了其他人,就是为了提供一个玉钏说话的空间,不然人多,作为奴才的玉钏肯定在心理上就放不开,在这里,曹雪芹用一个“丧谤”一词,就是玉钏说话口气有一点不和气,但宝玉还是很温和,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意思。
曹雪芹刻画宝玉这个人,在那个年代绝对的是不伦不类的一种人,一个主子和一个奴才间的赔罪行为,竟然着这么多的笔墨,心里描写如此的细腻,宝玉见了玉钏有三分喜色,说明已经放松了一点警惕,于是就进行了下一步:
宝玉便笑求他:好姐姐,你把那汤拿了来我尝尝。玉钏儿道:我从不会喂人东西,等他们来了再吃。宝玉笑道:我不是要你喂我。我因为走不动,你递给我吃了,你好赶早儿回去交代了,你好吃饭的。我只管耽误时候,你岂不饿坏了。你要懒待动,我少不了忍了疼下去取来。说着便要下床来,扎挣起来,禁不住嗳哟之声。
宝玉想让玉钏喂他,其实目的就是为了接近玉钏,让之间的距离更近一些,看玉钏不配合,就想通过自己的疼痛来博得玉钏的同情,然后让玉钏产生怜悯之情,于是初步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玉钏儿见他这般,忍不住起身说道:躺下罢!那世里造了来的业,这会子现世现报。教我那一个眼睛看的上!一面说,一面哧的一声又笑了,端过汤来。宝玉笑道:好姐姐,你要生气只管在这里生罢,见了老太太、太太可放和气些,若还这样,你就又捱骂了。玉钏儿道:吃罢,吃罢!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我可不信这样话!
当玉钏喝上了莲叶羹时,宝玉的心终于放下了,宝玉根本就没把自己喝莲叶羹放在心上,而是一心想让玉钏喝,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化解玉钏心里的怨恨,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王夫人为何撵走金钏,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怨恨,曹雪芹却写了一段宝玉如何化解怨恨的内容。
这就是宝玉的“爱”,前几天写了关于贾宝玉的一篇文章,我讲到了《红楼梦》这本文学名著,他与其他的名著区别就是绕过了“孔孟朱程”直接面向最原始的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其实这是一种对我们人性的一种回归,有人就争议,如果淡化“孔孟朱程”那将对道德与忠诚的边缘化,反而会对我们人与之之间的关系产生裂痕!
其实曹雪芹给了我们答案,用“爱”去维系,才是避免重返封建悲剧的最好方式,道德与忠诚虽然是值得提倡,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很容易被利用,因此如今很多哲学家提出了“道德律己”的观点,就是避免我们再次发生曾经发生过的灾难,“爱”是人之本性,用对所有人的“爱”去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会最终解决这些灾难的重复发生!
文:饼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饼子读书,和我一起读名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