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里薛宝钗的金项圈到底是真是假?这才是最标准的答案!

(2018-07-20 22:11:35)
标签:

曹雪芹

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分类: 《红楼梦》的三种解读
我在一篇关于“金玉良缘”的文章中,提到过关于和尚度化薛宝钗的内容,于是有很多网友说是“金玉良缘”是杜撰的,是一个谎言,根本没有和尚去度化薛宝钗。
我于是去网上翻一些关于“金玉良缘”的帖子,发现大部分帖子其主要核心内容都一致,只是文章使用的词汇不一样,我初步的认为是大多数作者是没有用心思去细读《红楼梦》吧,就算读,也就是读个一遍两遍,然后就这样人云亦云的说说,赚取一点观众的眼球罢了!
其实讨论这个话题,我们要先了解红楼梦的整个故事情节的结构,就是一开始一僧一道说的,与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一同下凡间的有很多人,并不是只有林黛玉和贾宝玉,然后就是只要有和尚或者道士去度化过的,都是这一些人,但没有提到度化的,也不代表没去,小说不能全部读提,不然那就不叫小说了,还有就是所有的金陵十二钗,不管是正的还是副的,都是太虚幻境的人,也就是说他们要不是仙要不就是鬼,都带着冤孽要在凡间历经幻缘,不要我把薛宝钗说成与林黛玉同样的人,你们就觉得解读过度,其实曹雪芹在红楼梦一开始都已经说了,很多人没有细读而已,看看连尤二姐都是要去太虚幻境销号,难道薛宝钗就不是?
然后我们再来分析薛宝钗到底有没有被度化过,还有“金玉良缘”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我在这里可以肯定的是薛家是见过和尚的,因为小说第八回,薛宝钗的丫鬟提到的是“癞头和尚”,这个癞头和尚并不是随便人可以看到的,我确认薛宝钗没有说谎的原因是在第八回,包括贾府的人是都没有见过癞头和尚的,一直到了二十五回,贾家人才见过癞头和尚,因此可以断定第八回薛宝钗丫鬟莺儿就说是个癞头和尚,显然并不是杜撰的,然后就是那金项圈上提的字,也应该是癞头和尚给提的,但金项圈绝对不是癞头和尚给的,只是他们根据和尚给的字,然后找个金子做了一个项圈,这个也是在第八回,薛宝钗说的那句话: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所以勒在金上,叫天天戴着。这句话应该是可信的,而金玉良缘什么时候变成了谎言?那是在薛姨妈宣传的时候,说需要玉来配,这些才是谎言!
然后我又看到一篇关于说“金玉良缘”为谎言的论证帖子说,和尚度化都是让出家什么的,为什么唯独薛宝钗是给了句吉利话?所以说薛家在说谎,癞头和尚子虚乌有!那这个来论证说明还是看了几遍红楼梦的,确实红楼梦,和尚、道士度化有个特点,就是道士度化男的,和尚度化女的,都是以出家为度化方式,为什么我却坚持和尚度化过薛宝钗!论证这个,大家必须明白钗黛合一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红楼梦为什么用一首判词来暗示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人?弄清这个才能理解为什么薛宝钗是另一种度化方式。
其实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同一个人,只是两种身份,这个脂砚斋批语里都有提示,只因大家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构,他们两人其实是一个人,分了两种身份下来,为什么要分两种身份下来?大概就是这种意思,具体当然咱看不到曹雪芹原笔就无法证实,但最终都应该是两人其实为一人,角色不同,而且下到凡间后薛宝钗和林黛玉是一个天生的对立角色,这是在太虚幻境就已经注定了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度化贾宝玉,这是林黛玉下凡的目的,还泪,还泪是为了什么?帮助贾宝玉完成度化的过程,完成造历幻缘的过程,这是还泪的目的,而没有一个与林黛玉进行对立的角色,是无法完成林黛玉的还泪,就像如果缺了薛宝钗那故事结局可能就是贾宝玉娶了林黛玉就没有后来的度化了故事了,所以这就是钗黛分两人的目的,为了制造对立矛盾而实现悲剧的结果。
这就像推理题,综上所述,与林黛玉对立的角色,那度化的方式呈现反方向不就说的通了吗?
文:饼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饼子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