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里贾元春赐香珠指婚,宝钗的态度为什么冷淡?真相看这里

(2018-07-20 20:56:29)
标签:

曹雪芹

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分类: 《红楼梦》的三种解读
红楼梦里贾元春省亲结束之后不久,在端午节,贾元春赐了节礼给薛宝钗、林黛玉和贾宝玉姊妹们,然而唯独贾宝玉与薛宝钗两人各有一串红麝香珠,这显然是元妃的指婚,之前通过省亲,元妃进行了诗词比赛,也是元妃的一次考试,最终林黛玉与薛宝钗胜出,通过这次节礼,元妃最后选择了薛宝钗为自己希望的弟媳妇。
看看他们分别都什么反应?在这里有一句描写:为什么林姑娘的与我不一样?反而是宝姑娘的跟我一样?莫不是传错了?这是贾宝玉看到节礼之后的第一反应,这里其实曹雪芹也就是在提示我们,贾宝玉也知道这节礼有元妃的另一层意思在里面,我们再看看林黛玉的反应。
在这个时间之前,林黛玉已经对金玉良缘这些言论与贾宝玉有过一些摩擦,但最终都互相理解了对方的心,但这次元妃的加入,让林黛玉又开始忧虑起来,贾宝玉这时的反应,屁颠屁颠的把自己赏赐的东西叫丫鬟送到潇湘馆让林黛玉挑选,丫鬟回宝玉林黛玉说:昨天也得了,叫你自己留在吧。稍微有点自尊的人都不会收下宝玉赠的节礼,接着宝玉碰见林黛玉又提起这事,林黛玉却又开始拿“金玉”说事了,最后贾宝玉通过了几次发誓才最终得到了林黛玉的谅解。
那薛宝钗是如何反应呢?大家读到这里一定感觉很奇怪,因为曹雪芹对薛宝钗的描述很含蓄也很隐蔽,似是站在了薛宝钗的角度,用了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进行的描述: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和王夫人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所以宝钗总是远着宝玉,读到这里我们细细体会一下,曹雪芹是不是在用很隐蔽的方式,告诉我们“金玉良缘”本是薛姨妈和王夫人提出的,而薛宝钗自己根本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或者不是从小就知道需要有玉来配的。
接着,曹雪芹这样写:这次见元春所赐节礼唯独她和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这让人感觉薛宝钗对元妃指婚似乎不敢兴趣,或者是认为庆幸宝玉被林黛玉缠住,而自己对这事并不积极。但后面看曹雪芹的描写我们会发现有点矛盾,就是薛宝钗的想法与行动之间的矛盾,我们看到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薛宝钗虽然心里表现的不满意,不积极,但却用行动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她把香珠戴上了,就像她自己从来不喜欢花啊粉啊什么的,连自己住的地方都像个“雪洞”但自己却要时刻带着金项圈一样,她毅然积极的戴着元妃给的香珠“招摇过市”。曹雪芹怕我们忽略,还特为让贾宝玉去摘下薛宝钗的香珠,又觉得不过瘾,还加了一幕看着薛宝钗的胳膊想,如果长在林妹妹的身上多好,可以摸一下。
就这样一段心里和行动的描述,把薛宝钗的心里和性格刻画的惟妙惟肖,不是曹雪芹的描述矛盾,而是为了表现薛宝钗这个人,就是这样一个打着不积极的幌子,做积极的事!
文:饼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饼子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