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薷(紫荆芥)——唇形科

标签:
北大学习网唇形科教育植物种子植物 |
分类: 被子植物门 |
木香薷(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直立半灌木,高0.7-17米。茎上部多分枝,小枝下部近圆柱形,上部钝四禝形,具槽及细条纹,带紫红色,被灰白色微柔毛。产中国华北至西北地区。
- 木香薷
- 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
- 紫荆芥,柴荆芥,野荆芥,华北香薷 , 鸡爪花
- Elsholtzia staunton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管状花目
目录
木香薷喜温暖阳光充足,喜水湿,耐干旱但不耐水涝,耐寒性强,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通风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的壤土为好,中度以下盐碱土及瘠薄土壤也能适应。苗期要求土壤湿润,成株较耐旱,在华北地区,即使在寒冬,植株下部仍有绿叶。[2]
药用价值
木香薷是中草药中常见的解表药。性昧辛、微温。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尿消肿的功能。主治外感暑热,身热,头痛发热,伤暑霍乱吐泻,水肿等症。常用量5~15g。但应注意其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者忌用。作兽药可治水肿、发汗、呕逆、肺热等。[2]
工业价值
建筑工业
香料工业
食品工业
仓储工业
园林观赏
木本香薷播种繁殖容易,长势较快,当年即可开花,花色亦很美丽,现还有白色花的变种。北京地区夏季观花的木本植物较少,而其正好是夏季花期。又因其栽培管理容易,因此在园林绿化与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繁殖方法
播种或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1、整地施基肥
播种前,圃地灌透水,深翻30锄,将土块打碎、整平、耙细、做垄,垄距40~50cm。施足基肥,可施入农家肥2000~2500kg/667m2,木香薷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2]
2、播种
春播于4月上、中旬,夏播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方式有条播和撒播。播种时,均匀撒入与细沙土混合好的种子后,立即覆0.5cm左右的细土,以免播种地土壤和种子干燥,并进行镇压,以提高种子出苗率,整齐度。随后用草帘覆盖,以保蓄土壤水分。当幼苗大量出土后,撤去覆盖物。[2]
扦插繁殖
1、扦插苗床的准备
选取地势平坦、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地。整地前,每667m2地均匀撒施1~1.5t腐熟农家肥,并用50%多菌灵1500g撒于土中,进行土壤杀菌消毒;再用4000g的50%锌硫磷颗粒剂撒施杀灭地下害虫。然后深耕、细耙、整平土地,清除杂草废农膜等杂物,做畦。畦长根据圃地而定,畦宽1m;畦与畦之间留沟,沟宽0.3m,深0.2m。做好后稍加镇压,将畦面中耕耙平,准备扦插。[2]
2、建立荫棚
荫棚一般用遮阳网对苗床顶进行封闭遮荫,遮阳网的透光率以20%~30%为宜。遮阳网可防止阳光直射,降低温度。新购遮阳网覆盖一层即可,旧的遮阳网因网孑L变大而稀,以覆盖两层为好。除覆盖遮阳网外,还要在苗床的东、西侧挂帘遮光,以减少早晚的阳光照射。[2]
3、采穗枝条的选取与处理
木香薷落叶后,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或阴雨天剪取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枝条带回时应立即洒水,以防失水影响成活。在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沟,沟深80crn。将枝条捆扎成束,埋于沟内,盖上细沙和泥土。[2]
4、接穗处理
次年4月初,取出枝条剪成接穗,此时气候温和,枝条活力强,插后一个月即可生根,成活率高。接穗长度约15cm,留3~5个芽,要求下剪口距芽节0.5cm左右,插穗下端近芽处剪成光滑斜面,以增加形成层与土壤的接触面,有利于生根。[2]
5、扦插
扦插前在苗床上洒水,插穗用ABT生根粉处理以利生根。扦插时一般先用小木棒或用手指在插床上插出一个小洞,再将插穗放入洞内。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1/3~2/3,株行距为10cm×10cm。插后用手将土压实,浇1次透水,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搭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湿。[2] [3]
6、苗床的管理
检查苗木生长情况不能随意揭膜,而应用手指轻弹弓膜,让内膜水珠震落再透过地膜检查苗木,若叶片挺立,嫩叶不勾头的则生长正常,如嫩叶上出现黑霉状或土壤出现灰白霉状物则应补打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进行再次灭菌消毒。一般膜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温度在25~30℃左右。半月检查1次。苗木生根半年后,要进行练苗,可适当延长其通风和光照时间,以提高苗木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2]
田间管理
苗高4~6cm时间苗1次,株距3~5cm。要及时中耕除草、灌水、施肥。人工除草可以结合化学除草,可用拿扑净或禾草克等除草剂,防治禾本科杂草。对于地力差的,待苗高12~15cm时,施硝酸铵1次。干旱时适当浇水。幼苗长至15cm时,进行分栽,株行距30cm×30cm。并去掉顶芽,促进分枝。[2]
病虫防治
木香薷的重要病害有香薷锈病,属叶部病害。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其上散生淡黄色夏孢子堆,最后外露,呈粉末状。病斑已变为赭色,即为冬孢子堆。
防治措施:
①注意田间清洁,收集病残体,集中烧毁;
②药剂保护,在发病初期及时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木香薷主要虫害为7~8月份大袋蛾为害叶片。
防治措施: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幼虫初龄阶段,用80%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8%的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0%的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应注意喷到冠顶部;手工摘除杀灭。[2]
知识成就未来
- 参考资料
前一篇:岩青兰(毛建草)——唇形科
后一篇:活血丹——唇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