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家公(田紫草)——紫草科

(2018-02-05 12:02:49)
标签:

北大学习网

教育

植物

种子植物

紫草科

分类: 被子植物门
麦家公,正名为田紫草,Buglossoides arvense (L.) I. M. Johnst.,紫草科紫草属植物。分布于北部地区。生于丘陵、低山坡地。在淮河流域及华北地区部分麦田,发生数量较大,危害较重。
中文学名
田紫草
拉丁学名
Lithospermum arvense/Buglossoides arvens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紫草科
亚    
紫草亚科
紫草族
紫草属
田紫草

形态特征


麦家公(12张)
一年生草本。根稍含紫色物质。茎通常单一,高15-35厘米,自基部或仅上部分枝有短糙伏毛。叶无柄,倒披针形至线形,长2-4厘米,宽3-7毫米,先端急尖,两面均有短糙伏毛。聚伞花序生枝上部,长可达10厘米,苞片与叶同形而较小;花序排列稀疏,有短花梗;花萼裂片线形,长4-5.5毫米,通常直立,两面均有短伏毛,果期长可达11毫米且基部稍硬化;花冠高脚碟状,白色,有时蓝色或淡蓝色,筒部长约4毫米,外面稍有毛,檐部长约为筒部的一半,裂片卵形或长圆形,直立或稍开展,长约1.5毫米,稍不等大,喉部无附属物,但有5条延伸到筒部的毛带;雄蕊着生花冠筒下部,花药长约1毫米;花柱长1.5-2毫米,柱头头状。小坚果三角状卵球形,长约3毫米,灰褐色,有疣状突起。花果期4-8月。

生长环境


生境
草坡, 河边草甸, 开阔地, 路边, 丘陵, 丘陵草坡, 山坡, 山坡草甸, 向阳草甸
海拔下限
200
海拔上限
25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南欧; 欧洲; 欧洲热带; 欧洲温带; 温带; 亚洲; 亚洲热带; 亚洲温带; 中欧;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伊尔特; 朝鲜; 俄罗斯阿尔泰地区;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安格-萨彦;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达乌里;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连-柯勒;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叶尼塞;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欧布斯克;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上-托布尔; 俄罗斯远东地区:鄂霍茨克; 俄罗斯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 俄罗斯远东地区:库页岛; 俄罗斯远东地区:乌得斯克; 俄罗斯远东地区:乌苏里; 俄罗斯远东地区:则亚-布列亚;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地区; 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尔巴哈台; 吉尔吉斯斯坦阿赖山区; 前苏联高加索:北高加索; 前苏联高加索:达吉斯坦; 前苏联高加索:东外高加索; 前苏联高加索:南外高加索; 前苏联高加索:塔雷什山; 前苏联高加索:西外高加索; 前苏联欧洲:比萨拉比亚; 前苏联欧洲:波罗的海沿岸; 前苏联欧洲:德维纳-彼乔拉湾; 前苏联欧洲:伏尔加-顿河; 前苏联欧洲:伏尔加-卡马河; 前苏联欧洲:黑海地区; 前苏联欧洲:卡累利阿-拉普兰; 前苏联欧洲:克里木; 前苏联欧洲:拉多加-伊尔明山; 前苏联欧洲:上德涅斯特河; 前苏联欧洲:上第聂伯尔河; 前苏联欧洲:上伏尔加河; 前苏联欧洲:外伏尔加地区; 前苏联欧洲:下顿河; 前苏联欧洲:下伏尔加河; 前苏联欧洲:中第聂伯尔河; 前苏联中亚:阿拉尔-里海; 前苏联中亚:阿姆达里亚; 前苏联中亚:卡拉库姆; 前苏联中亚:克兹尔(河)-库马; 前苏联中亚:锡尔河; 土库曼斯坦土库曼山区
国内分布
辽宁省, 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陕西省, 新疆自治区, 山东省, 江苏省, 上海市, 浙江省, 福建省, 湖北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陕西、甘肃及新疆。生丘陵、低山草坡或田边。朝鲜、日本、欧洲也有。

防治措施


小麦冬前期,对于中南部麦区,气温较高11月上中旬,对于适期播种的小麦,麦家公、婆婆纳、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米瓦罐等阔叶杂草大量出苗,且杂草较大较多时,应及时进行防治。可以使用下列除草剂: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
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40g/亩;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40%氟
唑草酮干悬浮剂2~4g/亩;
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40%氟唑草酮干悬浮剂2~4g/亩;
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30g/亩+40%唑草酮干悬浮剂2~4g/亩;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15ml/亩;
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亩+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15ml/亩;
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30g/亩+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15ml/亩;
对水30~45kg,均匀喷施,可以有效防治杂草(图7-119至图7-122),基本上可以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的杂草为害。该期施药应注意墒情、杂草大小和施药时期,适当调整药剂种类和剂量;对于中南部麦区施药过早时药量应适当加大,不要用氟唑草酮和乙羧氟草醚;该期不能施药过晚,在气温低于8℃时,除草效果降低,对小麦的安全性较差或出现药害现象。

知识成就未来 学习改变命运 考试过关就找北大学习网http://beida.100xuexi.com)面授、网授2000多个考试科目、1000万道题库系统(在线考试)、2万余种考试辅导e书。 丰富的考试信息、强大的在线阅读功能和免费下载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