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白前——萝藦科

标签:
北大学习网教育萝藦科植物种子植物 |
分类: 被子植物门 |
目录
伞形聚伞花序腋生,长约2厘米,比叶为短,着花不到10朵;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有小腺体5个;花冠紫红色,裂片卵状长圆形;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副花冠肉质、裂片龙骨状,在花药基部贴生;柱头圆形,略为突起。蓇葖双生,狭披针形,向端部长渐尖,基部紧窄,外果皮有细直纹,长约7厘米,直径5毫米;种子黄褐色,扁平,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3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2厘米。花期5-7月,果期6-8月。[2]
产于四川、甘肃、陕西、河北、山西、内蒙古;分布在内蒙古北部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南缘、即秦岭山脉及太行山一带。
医药:【藏药】豆冒娘:种子治胆囊炎《青藏药鉴》。图木绒:种子用于清热,利胆,止泻;治“赤巴"病,肝胆病,发烧,热性腹泻,痢疾《藏本草》。【蒙药】全草外用治各种关节疼痛,牙痛,秃疮《蒙植药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