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梾——山茱萸科

标签:
北大学习网教育山茱萸科植物种子植物 |
分类: 被子植物门 |
毛梾(学名:Swida walteri (Wanger.)
Sojak)是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厚,黑褐色,冬芽腋生,扁圆锥形,叶片对生,纸质,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密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侧脉弓形内弯,叶柄幼时被有短柔毛,后渐无毛,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白色,有香味,花萼裂片绿色,齿状三角形,花瓣长圆披针形,花丝线形,花药淡黄色,花盘明显,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花梗细圆柱形,核果球形,核骨质,扁圆球形,5月开花;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南部以及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海拔300-1800米,稀达2600-3300米的杂木林或密林下。
该是木本油料植物,果实含油可达27-38%,供食用或作高级润滑油,油渣可作饲料和肥料;木材坚硬,纹理细密、美观,可作家具、车辆、农具等用;叶和树皮可提制拷胶,又可作为“四旁”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1] )
- 毛梾
- Swida walteri (Wanger.) Sojak
- 小六谷,车梁木
- Swida walter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目录
叶对生,纸质,椭圆形、长圆椭圆形或阔卵形,长4-12(-15.5)厘米,宽1.7-5.3(-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有时稍不对称,上面深绿色,稀被贴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中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出,侧脉4(-5)对,弓形内弯,在上面稍明显,下面凸起;叶柄长(0.8-)3.5厘米,幼时被有短柔毛,后渐无毛,上面平坦,下面圆形。
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密,宽7-9厘米,被灰白色短柔毛;总花梗长1.2-2厘米;花白色,有香味,直径9.5毫米;花萼裂片4,绿色,齿状三角形,长约0.4毫米,与花盘近于等长,外侧被有黄白色短柔毛;花瓣4,长圆披针形,长4.5-5毫米,宽1.2-1.5毫米,上面无毛,下面有贴生短柔毛;雄蕊4,无毛,长4.8-5毫米,花丝线形,微扁,长4毫米,花药淡黄色,长圆卵形,2室,长1.5-2毫米,丁字形着生;花盘明显,垫状或腺体状,无毛;花柱棍棒形,长3.5毫米,被有稀疏的贴生短柔毛,柱头小,头状,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长1.2-1.5毫米,直径1-1.1毫米,密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花梗细圆柱形,长0.8-2.7毫米,有稀疏短柔毛。
树冠发育不良,虽主枝较高大,但结实很少,甚至只开花不结实。深根性树种,根系扩展,须根发达,萌芽力强,对土壤一般要求不严,能在比较瘠薄的山地、沟坡、河滩及地堰、石缝里生长。土壤pH值6.3-7.5范围内,生长发育正常。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燥瘠薄的陡坡地上,生长发育受到限制,树干低矮,结果期推迟,产量低,病虫害严重。对气温的适应幅度较大,能忍受-23℃的低温和43.4℃高温.在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无霜期约160-210天的条件下,生长良好。[5]
较喜光树种,喜生于半阳坡、半阴坡,生长在峡谷和荫蔽密林中的,由于光照条件差,
育苗:种子在播种前需除去果皮和脱脂。可将于果用冷水或热水浸泡、揉搓。如外皮尚有油脂可加沙继续揉搓,洗净后阴干播种.此外,也可用50-60℃的温水浸种2-3次,每次30分钟,冷却,置室内催芽,当有50%露出自头时,即可播种。
播种:用苗床,春、秋播均可,行距30厘米,播幅3-5厘米,每公顷播量为150-225千克,覆土2-3厘米。秋播,在上冻前准水2-3次,以利来年春发芽、出苗。
插根:春季植物萌发前挖长10-18,粗0.5-1厘米的根,段按15-20厘米的行距插人苗床,覆盖于草保持土壤湿润。
嫁接:采用枝接或芽接。枝接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芽接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砧本选1-2年生,基径1-Z厘米的实生苗。接穗和芽应选自母树上的一年生枝条。
水肥管理
毛梾木喜肥,定植时应施用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作基肥,春季可追施一次尿素,6月中下旬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8月下旬追施一次磷钾肥,秋末结合浇封冻水再施用一次农家肥。对于长势欠佳的苗子,可采取叶面追肥的方法,在春季喷洒0.5%尿素溶液,每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洒2次至3次可见效。[6]
修剪方法
叶斑病是半知菌类真菌浸染所致,在高温高湿期容易发生。在日常养护中,要加强水肥管理,特别要注意营养平衡,不可偏施氮肥。还要加强修剪,注意树冠的通风透光。如果有叶斑病发生,可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7天一次,连续喷洒3次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毛梾木的常见病害主要有叶斑病。
危害毛梾木的害虫主要有金龟子、蝼蛄等。如果有金龟子发生,可用灯光诱杀成虫,还可在成虫期向植株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进行杀灭。如果有蝼蛄发生,可用敌百虫毒饵诱杀。先将麦麸、豆饼、棉籽饼或玉米碎粒等炒香,按饵料重量0.1%的比例加入90%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每亩施毒饵2.5公斤,于傍晚时撒在苗圃的表土上,或随播种、移栽定植时撒于播种沟或定植穴内。制成的毒饵应在当天撒施完毕。[6]
该种是木本油料植物,果实含油可达27-38%,供食用或作高级润滑油,油渣可作饲料和肥料;木材坚硬,纹理细密、美观,可作家具、车辆、农具等用;叶和树皮可提制拷胶,又可作为“四旁”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2-3]
- 参考资料
前一篇:红瑞木(凉子木)——山茱萸科
后一篇:桃叶珊瑚——山茱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