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枝苋——苋科

(2017-10-18 08:18:34)
标签:

北大学习网

被子植物

植物

苋科

分类: 被子植物门

北大学习网(http://beida.100xuexi.com)为全国各种考试(学历、等级、职称资格等)和专业课(主要包括经济类、管理类、理工类等经典教材)学习提供辅导(面授班、网授班等)、题库系统(在线考试)、电子类资料等全方位教育服务。辅导范围包括:考研考博辅导、各种资格类考试辅导、经典教材名师讲堂等, 500余位高校名师录制了万余小时的网授班课程,涉及2000多个考试科目,学员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 题库系统(在线考试)包括:所有考试(考研、职称资格考试等)、专业课(外语、经管、医学、工程、理工等)1000万道习题(3000G的题库)。圣才e书主要包括:资格职称e书、考研考博e书、经典教材e书,共2万余种。

http://s4/mw690/006QwEIXzy7f67u9Vzt33&690

反枝苋(学名: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多;茎粗壮直立,淡绿色,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锐尖或尖凹,基部楔形,两面及边缘有柔毛,下面毛较密;叶柄淡绿色,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白色,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白色,胞果扁卵形,薄膜质,淡绿色,种子近球形,边缘钝。7-8月开花,8-9月结果。
原产美洲热带,已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世界各地。中国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生在田园内、农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有时生在瓦房上。
该种嫩茎叶为野菜,也可做家畜饲料;种子作青箱子入药;全草药用,治腹泻、痢疾、痔疮肿痛出血等症。
中文学名
反枝苋
拉丁学名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别    
野苋菜、苋菜、西风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原始花被亚纲
中央种子目
苋科
苋属
反枝苋
命名者及年代
 L. ,1849

形态特征


反枝苋(21张)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时达1米多;茎直立,粗壮,单一或分枝,淡绿色,有时具带紫色条纹,稍具钝棱,密生短柔毛。
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顶端锐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及边缘有柔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1.5-5.5厘米,淡绿色,有时淡紫色,有柔毛。
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直径2-4厘米,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龙骨状突起,伸出顶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2-2.5毫米,薄膜质,白色,有1淡绿色细中脉,顶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长;柱头3,有时2。
胞果扁卵形,长约1.5毫米,环状横裂,薄膜质,淡绿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1毫米,棕色或黑色,边缘钝。花期7-8月,果期8-9月。[1] 

生长环境


反枝苋喜湿润环境,亦耐旱,反枝苋适应性极
反枝苋(5张)
 强,到处都能生长,为棉花和玉米地等旱作物地及菜园、果园、荒地和路旁常见杂草,局部地区危害重。不耐荫,在密植田或高秆作物中生长发育不好。种子发芽适温15-30℃,土层内出苗。深度0-5cm。黑龙江5月上旬出苗,一直持续到7月下旬,7月初开始开花,7月末至8月初,种子陆续成熟。成熟种子无休眠期。[2] 
生在田园内、农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有时生在瓦房上。[1]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生在田园内、农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有时生在瓦房上。原产美洲热带,现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世界各地。[1] 

主要价值


食用

反枝苋(5张)
反枝苋含有丰富的铁、钙、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成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帮助。反枝苋中没有草酸,多含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丰富的铁可以合成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造血和携带氧气的作用,被誉为“补血菜”。苋菜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其含赖氨酸,使人体所必需的,而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中含量较少,因此常吃反枝苋对人体的健康很有益的。因反枝苋性寒凉,故脾虚便溏者慎用,且不宜与鳖同食。[3] 
嫩茎叶为野菜,也可做家畜饲料;[1] 

药用

反枝苋性凉,味甘,具有清热明目、通利二便、收敛消肿、解毒治痢、抗炎止血等功效。可治疗尿血、内痔出血、扁桃腺炎、急性肠炎等症。[4] 
种子作青箱子入药;全草药用,治腹泻、痢疾、痔疮肿痛出血等症。[1] 

主要变种


短苞反枝苋(变种)
茎较细且少棱角,毛也较少;叶片基部骤狭成叶柄,下面稍有斑。苞片长3-4毫米,顶端不很尖锐,仅稍超过花被片。
分布于中国河北。生于旷地。欧洲中部有分布。[1] 

有害植物


反枝苋19世纪中叶发现于河北和山东。主要危害农作物及家畜,反枝苋还能够引起人类皮肤过敏。反枝苋对作物幼苗的抑制作用强于恶性杂草播娘蒿,风险评估定量分析结果认定反枝苋为陕西省高度危险性植物。
主要危害
危害农作物:反枝苋是农田、果园、路旁和荒地的常见杂草,常污染作物种子,如果不加以有效防治,玉米、大豆、春小麦、油菜和蔬菜等产量将明显受损。影响收获,由于反枝苋的侵害,甜菜的产量减少了49%,大豆的产量减少了22%。反枝苋在西红柿地中是列当的寄主,桃园和苹果园中是桃蚜的寄主,辣椒地中是黄瓜花叶病毒的寄主,马铃薯地中其严重感染马铃薯早疫病。同时反枝苋也是小地老虎、美国盲草牧蝽、欧洲玉米螟的田间寄主。
危害家畜:苋属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和环境条件下,都具有积累硝酸盐的能力。反枝苋积累的硝酸盐量足以将家畜致死,其茎和枝是贮存硝酸盐的主要组织。随着反枝苋的生长,硝酸盐的吸收率不断增加,在开花前达到最大,叶子中硝酸盐的含量可达30%。[5]  [3] 
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高棵中耕作物与矮棵密播作物轮作。在作物生育期适时中耕除草3-4次。
化学防除:可使用2-4滴、25%除草醚、50%扑草净、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2] 
生物防治:腐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可导致叶片坏死,植株萎蔫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牛膝——苋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