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牛肉面江湖里,有着道不尽的乡愁

标签:
美食武汉 |
分类: 美食 |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热情豪爽的武汉人,不仅自带江湖气,就连各式各样的美味,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食江湖。像牛肉面这样随处可见的食物,也能吃出不同的花样。
生烫的、卤煮的、带汤的、干拌的、蔡甸的、襄阳的、兰州的...好像每一种牛肉面,都有自己代表的派系,在这个面的江湖上悄悄闪过刀光剑影,暗自过招。
隐藏在城市烟火气下的各种牛肉面,究竟谁能独步江湖?
九省通衢的武汉,不仅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就连美食也是汇聚不同风味。在传承与更新之间,来自其他地方的牛肉面也尽可能地保持着自己的本来味道,融入武汉这个面的江湖。
|蔡甸牛肉面|
蔡甸牛肉面,在武汉算是一个独特的派系了。新农牛肉面是它的代表,正宗的新农牛肉面,红油很重。
牛肉卤得偏干,却也不会太柴,入口柔和软烂,又不失嚼劲,仔细咀嚼,还会有一丝回甜。
说是一家面馆,新农牛肉面更像是一家小型的商超,出售各类新农牛肉的相关产品,除了牛肉面,卤牛肉、牛肉酱应有尽有。
|襄阳牛肉面|
襄阳牛肉面,牛油是区分正宗的关键。
在烫面的网子里先铺上新鲜的绿豆芽,再铺上面,汤煮好后浇上带有牛油的汤底,麻辣暖胃,这碗面的精髓就有了!独有风味的牛肉牛杂,店家也有自己的卤制方法。
撒上特有的大葱,剥两颗生蒜,再来碗黄酒,这算是齐活了,正宗的味道能让人一口就吃到家乡的感觉。
|兰州牛肉面|
曾经以考验刀工的牛肉片出圈的兰州牛肉面,也是自成一派的代表。但是他的功夫好像不在肉,而是在面。
用面团手工现拉,你想要多细,师傅都能满足你,筋道的面,在简单的调味面汤衬托下,反而能吃出最原来的味道。
拉面是个技术活,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场表演。讲真,在拉面圈里,兰州牛肉面或许是个传奇,但是在牛肉面的江湖里,却有点力不从心。
说罢地方特色,再来说说武汉的牛肉面,遍布大街小巷,门前支起一口大锅,炖着秘制的卤肉,再佐点软烂的萝卜,呼呼地冒着热气,这基本上是牛肉面的标配了。
“老板,来碗牛肉面,少把点辣椒”
不管上面的配料是牛肉还是牛杂,在武汉都统称牛肉面。
既然要吃正宗的味道,那肯定要去尝试不同的类型。二十几年的老店,自然不能错过,先来一碗,暖暖早起的胃。
生烫牛肉面,最主要的就是肉质,肉质的新鲜程度,在口中一试便知。新鲜的牛肉、腰子、牛心、牛肝,没有做过多的处理,保持着血色的原样,在滚烫的汤水中捞一圈,就可以拿起来了,吃生烫就是一个“嫩”字,老了可就没那味了。
把烫好肉放在面上,再浇上用香料熬煮好的汤汁调味,撒上点葱花和香菜,这一碗生烫牛肉面才算完成了,裹着热气吃上一口,肉的原汁鲜味,没有过多修饰,就在口中绽放了。
生烫是吃嫩,那卤煮牛肉可能就是要吃那个卤味了。除了在肉的原料选择上,有讲究之外,卤料也很重要。
多种香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放入熬煮数个小时的大骨高汤中,再将牛肉或牛杂整块放入,继续卤煮,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拿出切成小块。卤料浸染到牛肉的每一块纤维上,深褐色的颜色,从肉眼所见,就能判断入味程度。
牛杂在卤煮后,则会变得更加软烂富有弹性。走遍不少店,发现牛肉面的价钱从14~16块不等,甚至还有18块的。
别看只是差了2块钱,这2块钱,足以筑起一条分水岭。
在分量相当的情况下,2块钱决定了肉质的根本,好的牛肉面牛肉和牛杂都会选用最精华的部位,而较差的则会选择一些边角料作为原料,成本相差甚远。
走进万松园的街口,正值中午,所有店铺都在蓄势待发,等待夜幕的降临。
烟火气最浓的面馆前,早已排起了队。
买一碗牛肉面,汤汁裹着面条,散发着热气,在街边的小板凳上坐着,吃一口面,再喝一口汤,一上午的繁忙全都在此刻随着眉头舒展而消失,这是武汉人吃面的标准姿势。
觉得不够,那再来一个面窝,炸的酥脆的中心,一口脆到底,新鲜出炉的最佳。再把剩下的放到面汤里泡一下,三两口下肚,这碗汤面的精华全部收入肚中,xu服!
走出万松园,在西北湖附近的街道上,又找到了牛肉拌面的代表。
一碗牛肉拌面,除了拌面的一点卤汁,没有多余的汤水。沾着卤汁的牛肉在面条和香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恨不得赶紧来上一口!
别慌,拌面的仪式感不能少。夹起一筷子,裹着酱汁的面条中间夹杂着牛肉,每一口都是浓郁的香味,牛肉的麻辣在入口后逐渐释放,冬天吃这一口别提有多满足了。
历经岁月,各种各样的牛肉面在武汉的美食江湖早已占据一席之地。面馆遍及大街小巷,各家口味传承延续,从清晨到夜晚,悄悄成就了这座城市烟火气和市井味的底色。
但是无论如何一面千变,牛肉面始终保持了最初的优点,以简单朴素的食材,让吃的人得到超出预期的满足。大块吃肉大口喝汤,然后在一碗牛肉面的饱暖欣悦里,找到家乡味道的共同点,寄托延绵不断的思乡之情。
现在想来,最美好的可能就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