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美食榜TOP40,看看这些美味你吃过几种

标签:
美食马来西亚 |
分类: ★人气博文 |
马来西亚的美食受到很多地区美食的影响,包括中国美食、印度美食和马来美食。
印度炒面
这是一道印度穆斯林食物,由黄面条、牛肉或鸡肉、虾、蔬菜、鸡蛋和酱油组成,再撒上一点辣椒,让人无法抗拒。
马来捞面
马来捞面的原型还是中国的面条。里面有浓郁的土豆肉汁,香料有柠檬草和生姜等。
炒粿条
炒粿条在整个东南亚都很受欢迎。粿条是用米粉做成的,炒粿条最好使用猪油和酱油,然后是辣椒、葱等香料,配料一般有蛤蜊、豆芽等,有时候也会有鸡蛋和虾。
云吞面
还是那句话,马来西亚有很多中国美食,云吞面就是其中一样。富有弹性的鸡蛋面搭配用酱油和猪油做成的酱汁,再加一勺叄巴酱。
这道美食因为蓝色的米饭而让人印象深刻。
椰浆饭
有人称椰浆饭是马来西亚的非官方国家菜,因为它在马来西亚实在太流行了。传统上,椰浆饭是在早餐时食用的,但是现在,人们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吃到。
扁担饭
扁担饭本质上是米饭搭配各种浇头,通常包括咖喱、鱼、鸡蛋和秋葵,有点自助餐的意思。
竹筒饭
竹筒饭是把糯米和椰奶混合,用香蕉叶包裹然后放在竹筒里煮熟。
粥
马来西亚的粥以椰奶为基础,有些是甜粥,有些是加了各种蔬菜和肉类的咸粥。
酱汁烤鸡
酱汁烤鸡就是用辣椒、大蒜和姜汁以及椰奶混合而成的烤鸡。
仁当
这种是用大量椰奶和香料做成的牛肉/鸡肉或羊肉。
叁巴虾
叁巴虾是一种峇峇娘惹菜肴,最早由15和16世纪的中国移民后代发明。叁巴虾就是用叄巴酱调味的虾,里面还加入了罗望子汁,最终的味道为酸辣味。
酸辣鱼
酸辣鱼在马来西亚各地都很流行,它通常是用淡水鱼或黄貂鱼做成的。
乌达
乌达在马来语中的意思是“大脑”,这是由它的外观而得名。把鱼酱和香料以及洋葱末混合,然后用香蕉叶包裹,再放在木炭上烘烤而成。
萨塔烤鱼
这种烤鱼是把鱼和各种香料混合,然后用香蕉叶包裹,烤制而成。因为里面加入了椰丝,所以具有独特的椰香。
乡村咖喱鸡肉
在马来西亚,咖喱鸡肉有很多种做法。
卤肉
卤肉是槟城的娘惹美食,它是用五香料粉腌制的猪肉,然后用豆腐皮包裹后油炸而成。
烧鱼/烤鱼
把鱼用叄巴酱腌制后,放在香蕉叶上用火烤好即可。
甲必丹咖喱鸡
这是土生华人发明的咖喱鸡肉,“甲必丹”是当地华侨首领的头衔,据说是因为有一位甲必丹问厨师:“今天晚餐吃什么?”厨师回答:“咖喱鸡,甲必丹。”
叻沙
叻沙是马来西亚的主食之一,有多种不同的版本。有些叻沙类似辣味咖喱,有些叻沙和鱼一起搭配,有些则是和大虾。
拌鱿鱼
这其实也是一种土生华人发明的娘惹沙拉,里面除了鱿鱼外,还有胡萝卜、洋葱、蘑菇和猪肉等。拌鱿鱼在节日期间特别受欢迎,尤其是在农历新年。
炸蘑菇
炸蘑菇通常是把蘑菇油炸后撒上辣椒或烧烤调味料。它可以作为开胃菜或小吃吃,也可以作为配菜。
沙嗲
很多人把沙嗲和泰国联系到了一起,而实际上沙嗲被认为起源于印度尼西亚。
罗惹
罗惹在马来语中的意思是“混合物”,其实就是一种用水果、蔬菜、油条做成的沙拉。
炸香蕉
炸香蕉是很受欢迎的马来小吃,其实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的美食。
约翰面包
虽然约翰面包的来源还不清楚,不过这种三明治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
马来春卷
马来春卷是一种湿春卷,和越南的春卷不同的是,马来春卷用萝卜、炸洋葱和豆芽等替代生菜。
网饼
网饼的名字来源自网状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为在煎锅上制作的时候形成了锯齿一般的形状,然后把煎饼折叠起来。
印度煎饼
这种煎饼的馅料是大量的肉末、洋葱以及香辣酱,如果你喜欢酸辣味,那么它不会让你失望,而且很有饱足感哦。
炸花生饼
炸花生饼是把面糊油炸成薄脆的程度,然后在上面撒上花生和凤尾鱼而成。
煎饼
这是一种用面粉、黄油和水做成的印度煎饼,质地蓬松,外皮酥脆。煎饼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搭配咖喱食用。
萝卜糕
萝卜糕是把米粉和磨碎的萝卜丝混合,然后一起上锅蒸成块状。蒸好后切成小块,再加腌萝卜、鸡蛋、大蒜、葱、酱油和鱼露等一起炒。
马来粽
马来粽和我们的粽子很像,不过它们的椰子是棕榈叶或椰叶,吃的时候可以搭配咖喱或仁当。
曼煎糕
这是煎饼式点心,又有点像鸡蛋饼。曼煎糕里塞满了大量的糖、花生,偶尔还会撒上玉米。
娘惹糕
娘惹糕的种类很多,是马来风格的糕点。
佩利塔面食
佩利塔面食是一种马来风格的糕点,这是一种双层的椰奶甜点。
碟子蒸糕
碟子蒸糕在印度和马来西亚都很受欢迎。它的味道类似蛋糕,里面包裹着棕榈糖,外面撒有椰丝。
咖椰吐司
我们之前不止一次介绍过咖椰吐司了。这是一种涂上了椰子奶油果酱和黄油的吐司。
红豆冰
红豆冰一直是热带地区的流行美食。刨冰淋上色彩鲜艳的糖浆、奶油玉米、炼乳、马六甲椰糖等,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红豆、棕榈籽和果冻等。
甘蔗汁
在马来西亚可以品尝到现场制作的甘蔗汁,甘蔗被放入榨汁机里,然后用瓶子或袋子收集汁液,这是非常新鲜且无添加的甘蔗汁。
来源:一听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