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外社会资源调查研究课题研究手册(2)
(2019-01-23 14:19:52)分类: 研究手册 |
学期课题活动安排
周次 |
日期 |
活
|
出席人员 |
负责 主持人 |
4 |
9.24 |
理论学习: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全员 |
沈婉馨 |
9 |
10.29 |
调查幼儿园周边5KM的社会资源 |
全员 |
朱思宇 |
11 |
11.12 |
分享交流各班案例,以及开展情况 |
全员 |
胡燕萍 |
14 |
12.3 |
主题沙龙:如何将园外社会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相整合 |
全员 |
濮雪琴 |
19 |
1.7 |
资料整理和交接 |
全员 |
顾倩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动情况记载
周次 |
|
日期 |
9.24 |
地点 |
小一班 |
|
参加人 |
沈婉馨、朱思宇、胡燕萍、濮雪琴、顾倩莹、杨洋 |
主持人 |
沈婉馨 |
|||
活动内容和方式 |
理论学习: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
活 动 情 况 记 载 |
一、共同学习文章“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包括各种社会资源以及自然资源。 意义:满足幼儿自身全面的发展需求,拓展幼儿园课程资源范围,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适应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商讨可利用的园外资源 小结:离我们幼儿园较进的园外社会资源有荷塘月色湿地公园、荷塘月色湿地公园苗圃基地、三角咀湿地公园、黄桥红枫园、黄桥图书馆、御窑金砖博物馆、孙武纪念园。 |
教研组教研活动情况记载
周次 |
|
日期 |
10.29 |
地点 |
小一班 |
|
参加人 |
沈婉馨、朱思宇、胡燕萍、濮雪琴、顾倩莹、杨洋 |
主持人 |
朱思宇 |
|||
活动内容和方式 |
调查幼儿园周边5KM的社会资源 |
|||||
活 动 情 况 记 载 |
一、共同学习文章《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2、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满足幼儿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2)拓展了幼儿园课程资源的范围 (3)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4)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5)适应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6)适应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商讨可利用的园外资源
|
教研组教研活动情况记载
周次 |
|
日期 |
11.12 |
地点 |
小二班 |
|
参加人 |
沈婉馨、朱思宇、胡燕萍、濮雪琴、顾倩莹、杨洋 |
主持人 |
胡燕萍 |
|||
活动内容和方式 |
分享交流各班案例,以及开展情况 |
|||||
活 动 情 况 记 载 |
一、各班分享课程活动案例
二、各班汇报开展情况 小一班:形成资源一览表 小二班:撰写收获、总结 小三班:形成成果资源集 三、商讨如何将园外资源与园内课程资源整合 顾倩莹:挖掘园外可利用资源,结合园内课程活动 朱思宇:追随幼儿兴趣,选择幼儿喜爱的资源进行开发 沈婉馨:在活动中将园内、园外课程资源进行穿插 四、明确接下来科研任务 1、撰写观察记录、随笔 2、制作资源ppt 3、继续开发可利用资源 |
活动情况记载
周次 |
|
日期 |
12.3 |
地点 |
小一班 |
|
参加人 |
沈婉馨、朱思宇、胡燕萍、濮雪琴、顾倩莹、杨洋 |
主持人 |
濮雪琴 |
|||
活动内容和方式 |
主题沙龙:如何将园外社会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相整合 |
|||||
活 动 情 况 记 载 |
一、聚焦主题 思考:如何将园外社会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相整合? 朱思宇:可以挑选有价值的幼儿感兴趣的资源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 胡燕萍: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知识与资料,种类还是很多的。 沈婉馨:幼儿园要在对资源进行分类筛选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资源的性质,进一步优化和配置资源,并将之整合进不同的课程实施计划中,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细则。 二、制定本学期的资源类型 顾倩莹:园外的社会资源也是很多的,我们这学期要选定一个资源与我们的课程整合起来,大家来讨论一下。 杨洋: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与本学期的主题相关的资源类型来整合。 三、商讨利用何种资源 沈婉馨:荷塘月色和三角咀湿地公园离我们幼儿园都是比较近的,那这个学期我们选择哪一个呢? 朱思宇:我更倾向于湿地公园园内还有相当多的资源可以配合幼儿园课程实施。 顾倩莹:那我们这学期可以研究公园内的哪一类资源呢? 濮雪琴:我觉得我们可以研究鸟类,湿地公园内的鸟类动物,可以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各种栖息鸟类,这正好也是与我们这个学期中的动物朋友有直接联系的,而且也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 |
课题教研活动情况记载
周次 |
|
日期 |
|
地点 |
|
|
参加人 |
沈婉馨、朱思宇、胡燕萍、濮雪琴、顾倩莹、杨洋 |
主持人 |
顾倩莹 |
|||
活动内容和方式 |
资料交流、整理和交接 线上会议 |
|||||
活 动 情 况 记 载 |
一、各成员交流调查结果和价值分析 1、沈婉馨:对园外社会资源中的公园、公共设施等 园外的社会资源包括很多内容,其中孩子比较喜爱的就是公共资源,如三角咀湿地公园、黄桥公园等,孩子在户外活动中接触到的花草树木是激发孩子亲近自然的、了解自然的动力。 2、朱思宇:对园外社会资源中的社会基础设施
3、胡燕萍:交流园外的商业设施,如商场、超市等
二、研讨: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 1、教师提出困惑 2、交流讨论 三、资料的整理和交接 各成员将课题组调查和价值分析文件上传 |
课 题 研 究 学 期 总 结
一、确定目标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商讨,我们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方向定为“园内自 然资源”的研究和调查。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理论学习,深入了解“社会资源”、“研究调查”等相关理论知识。 2、能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对园内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园内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3、能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形成有价值参考的数据报告。 二、收集数据 目标的确定为我们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课题组成员针对幼儿园的主要人群“教师”、“幼儿”设计两种调查方案。教师通过填写《园外社会资源调查表》参与调查,每位教师的积极参与为我们的调查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对于幼儿,每班教师针对幼儿发展情况开展了相关的调查活动,从幼儿的眼光出发寻找幼儿园里有趣的园外社会资源。 三、分析评价 收集到了教师与幼儿的统计结果后,课题组成员利用空余时间细致地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除了数据内容外,还关注到这些资源能带给幼儿的关键经验,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兴趣和需要。 本学期课题活动的开展让教师围绕“园外社会资源”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发现我们幼儿园周边也到处充满了教育契机,都可以作为教育活动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