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昌符家宅:一个斑驳中窥见富丽的地方,一个貌似惊悚电影的场景。 一一霞姐海南游之符家宅

(2018-04-11 18:11:11)
标签:

杂谈

  距文昌巿8公里的松树下村的头苑镇有一处老宅名为"符家宅"。这里若果要包装成一个摄影或外景地,绝对会让人趋之若鹜、惊艳四方!


  符家大院被热带林木环抱,优美、空气清新,一座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是一座百年的老宅大院。二十世纪初符氏三兄弟一起在新加坡经商,发迹后三兄弟回乡,用当地烧制的火砖和泰国进口的坤旬木﹙黑盐)为材料,聘请能工巧匠建造这座老宅。


  如今这雄伟而又显斑驳破败的符家宅院墙,向人们诉说着这百年来的辉煌与落寞,喧嚣与平淡的经年往事。


  宅门口竖立着2009年海南省确立的的“海南省文物单位”的石碑,那符家宅三个大字还提醒着人们关注这“豪宅”的历史。


  我们去时铁门半掩,里面有三三两两的人,庆幸还好铁门未上锁,据网上爆料经常是大门关闭不得入内呢。


  符家宅主体为三栋两层瓦顶楼房,另有8间横屋及前后花园,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每一行六进的深宅都配上两个共6个天井采光,让整个大宅显得通透又明亮,共有72个门。据说当年三兄弟共建的,每人各占一幢,彼此又紧密联系。


  在阳光的照映下,依稀可见浅的墙面。水渍斑驳的墙壁引起人们对当年往事的遐想和追忆,我想在百年以前这座大院是怎样的炫酷与耀眼呢?


  当我们进入符家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层层叠叠的伊斯兰风格的拱券连廊,马蹄形、三叶形、弓形与尖形拱券的巧妙运用是符家宅的一大建筑特色。多道拱券并列的纵联拱筒式门廊,像一个个美妙的取景框,截取出别致的风景,每换一个角度,都会获得一份新的惊喜。


  虽经经过百年来风吹雨打,整幢房子有些破败,但当年的雄伟和秀丽仍然历历在目。圆形窗即拱形门在阳光映射下,形成不同的光影,更増添了梦幻的感觉。


  符家宅建筑风格既融合了琼北乡村民宅风格又吸取了南洋骑楼与伊斯兰拱券特色,巨大的拱门,让这里形成了丰富多变的线条,是一个绝佳的摄影之地。


  这座近百年建成的雕梁画栋的,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就被主人遗弃了。先作为游击队的活动堡垒让日本兵不敢贸然进入。解放后作为了小学学校,开始就荒废了。里面的东西被人逐渐掏空,留下一座空荡荡的外壳,树木和杂草将它包围。一座华美的建筑就这样在岁月中沉寂,破败着、苍凉着、被时光的植物吞食,让生悲凉。


  这座将弧形装饰元素和拱券发挥运用到极致的经典作品,吸取了当时建筑的精华,并把中建筑风格完美的结合起来,并表现得淋漓尽致。


  符家宅纳凉楼阁屋顶和部分围墙倒塌,正屋第二层木质楼板已被折掉,不能上楼看仔细,屋顶瓦面受损较严重。


  老宅的排水水道设计成树节形状,在阳台、连廊的平屋顶均有出水口,沿着附着在柱体之上的排水管排至天井,顺着房屋的地势流出院落,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很精致。


  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流恋在这深宅大院中,有几许感慨几许沉思,更多的是充满惊奇与赞叹,还忍不住拍拍拍。


  符家宅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录的是海南民居古建筑的特色风格,它了百年来的兴衰,将生活的点滴都刻录在砖瓦的细小皱痕中,折射出海南的历史变迁。


  愿这精致绝伦的百年老宅得到妥善的,期待这珍贵文化遗产得以传之后世,而非如现在这般任其毁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槟榔谷一日游 http://binglanggu.17uhn.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