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朋工作坊(72)【课题微课设计张海朋】写出人物的精神(第一讲)
(2022-12-12 14:38:46)
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写作
设计人:张海朋
单
【教学目的】
通过示范引领,学会从多方面入手,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提升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
大千世界,多彩生命;茫茫人海,漫漫人生。生命成长的历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就好像一颗颗砂砾,投入我们的心湖,或激起点点浪花、或泛起层层涟漪……
那么,如何把记忆中重要的人、重要的事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
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 意思是说,无论画龙、画虎还是画人,画出外在的形态是比较简单的。但要“画”出内在的精神,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将笔下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呢?
我们将利用三讲来教会大家“写出人物的精神”。
写出人物精神有 “三个窍门”: 抓住典型细节、借助写作手法、引入抒情议论。这节课,我们将详细学习第一个窍门——“抓住典型细节”。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是写人记事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生活中一些细微而具体的表现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
细节描写具体渗透在文章中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等的描写之中。
记叙文中的细节: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神态细节、心理细节
肖像描写不仅是为了刻画出人物的外部形象特征,更是为了“以形传神”,揭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品质等内在精神风貌。
来看一个范例: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描写抓住了人物肖像特征,特别是“手”的形态细节,生动形象地为读者勾画出“中年闰土”的生活贫困,饱经风霜,整日劳作。
2、语言细节描写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性格的自我介绍。”俗话说:“什么人说什么话。” 意思是说,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精神风貌、思想品质等。
来看一个范例:“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了“杨二嫂”尖酸刻薄、泼辣放肆的小市民形象。
3、动作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
动作描写务必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处境、性格等,唯有如此,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展示。
来看一个范例: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一“掸”一“教”一“溜”一“蹭”,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刘姥姥”卑微、胆怯、犹豫、忐忑不安,但又不轻易放弃的乡村老妇人形象。
4、神态细节描写
“脸是人物感情的晴雨表。”神态细节专指人物的面部表情,而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人的面部表情显示出来。
好的神态细节描写: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二要注意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身份以及所处场合等因素。
来看一个范例: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到眼睛里带走似的。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形象准确地刻画了韩麦尔先生对教育事业无限留恋,对故国一往情深的爱国者形象。
5、心理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是人物个性特征的一面镜子。
要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得细腻真切、生动传神, 就要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作笔下的“他”,推测人物的所思所想。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来看一个范例: 他害怕了,眼里露出一个孩子的胆怯。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这几句心理描写细腻地记录了“杜小康”从“茫然恐惧”到“日趋成熟”再到“坚强勇敢”的心路历程。
生活中细节无处不在,只要在作文时抓住典型细节,对人物的肖像细节 、语言细节、动作细节、神态细节、心理细节等“精心遴选 、相互融合”,人物刻画一定会呈现“细节美”。
总之,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我们的作业是:
以“我的
希望大家认真完成,谢谢大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