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瓯江艺苑084-20191009】龚倩:不灭窑火融情于瓷

(2019-10-09 17:10:01)
标签:

处州晚报

感悟

青瓷

文化

分类: 瓯江艺苑

【瓯江艺苑084-20191009】龚倩:不灭窑火融情于瓷

龚倩,女,1988年出身于龙泉青瓷世家,浙江老字号“龚三兴”第五代传人,任教于龙泉市中职校。201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对陶瓷设计、艺术鉴赏有独到见解。其作品结合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多次参加各类展赛并获奖。《鱼跃》《海的女儿》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龚倩:不灭窑火 融情于瓷

 

  1929年,“龚三兴”第二代传人、龚倩的曾祖父龚庆芳烧制的青瓷作品,参展首届西湖博物展览会并获甲等奖,后又斩获巴拿马费城展览会特优奖,龙泉青瓷“龚三兴”字号随之声名大震。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在龙泉市宝溪乡车孟村,一座挂着“龚家窑”牌匾的龙窑,在风雨中诉说着龙泉青瓷的悠久历史。这座龙窑的窑主,正是龚倩的父亲——“龚三兴”第四代传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龚益华。

  每年,父亲都会带着龚倩,在“龚家窑”烧上几窑。熊熊窑火,映红父女的脸颊,也让龚倩心底里对青瓷的热爱加深几分。

  “小时候乡下条件艰苦,每次龙窑柴烧,父辈们都要挑着沉重的担子,走四五公里山路。”对于儿时长辈们坚守龙窑烧制的执着,龚倩记忆犹新。

  龚倩很小就开始学习美术,大学时如愿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攻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大学期间,每逢寒暑假,乖巧的龚倩都会跟随父母,动手学习传统烧制技艺。从小耳濡目染,又有着扎实的美术功底和陶瓷专业知识,加上骨子里的刻苦精神,很快,龚倩就在陶瓷设计创作、艺术鉴赏方面拥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青瓷雕塑是龚倩最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她,也喜欢在传统的风俗事物中寻找灵感。上古神兽、神佛坐骑乃至山海经里一件件、一桩桩故事,皆会在不经意间化为她的创作灵感。《蟾宫折桂》是她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灵感就来自历史传说:玉蟾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其造型独特,青灰釉结合,令人眼前一亮。罐体饰跳刀纹,施灰釉,体现出空间感。攀附罐壁之上,手捏成型的青釉玉蟾,又显得动感十足。

  龙泉青瓷以釉取胜。在龚倩眼里,这抹青色,便是天地间最美之色。经过多年不断摸索和反复试验,她已熟练掌握元代豆青,南宋粉青、梅子青,明代翠青等釉料配方,并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独具一格的青瓷作品。

  不灭窑火,融情于瓷。龚倩在中职校一边教课,一边创作。“不灭窑火,靠的是一代代青瓷艺人的传承。我愿跟随父辈的步伐,用一生走青瓷之路。不为其他,只为青瓷!”作为“龚三兴”第五代传人,龚倩对青瓷的传承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切的感悟。

  闲暇之余,龚倩喜欢远足禅茶。看远处青山如黛,静坐山水间,感受心身与土地相融的美好。一心追寻的青瓷,在她眼里,正是这片土地馈赠她的最好礼物。

 

  记者 吕恺 洪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