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家大院(万里茶路)

标签:
文化 |
渠家大院
万里茶路
http://s15/mw690/006PM6Fuzy7bZEKEVMG0e&690
长裕川是祁县开设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茶庄。一直是渠家的老字号。茶道上主要运输的就是这种青砖茶。以老青茶作原料,经压制而成砖茶。属黑茶种类,其产地主要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1953年,厂址自羊楼洞迁至赵李桥,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赵李桥茶厂"。像这种"川"字青砖茶因为品质好,很多蒙古牧民们购买砖茶时,只认"川"字商号茶,只有手触摸到"三道杠"才会毫不犹豫地买下。
山西自古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连接通道。明清时期,晋商开创了从福建崇安、湖南安化,途径江西、湖北等八个省份,贯通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的茶道商路,总长达1.3万公里。万里茶道的开辟,为晋商票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ttp://s8/mw690/006PM6Fuzy7bZCjLnFR37&690
这张巨型地图绘出了欧洲、亚洲的半壁江山,表现了万里茶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及晋商当年走过的万水千山。现在公认的万里茶路起点是福建崇安县下梅村。每年清明前,晋商来到崇安购买茶叶,茶叶顺当溪运出,北上达崇安县,开始了漫漫的万里茶路。
http://s11/mw690/006PM6Fuzy7bZFKgrxg7a&690
茶叶沿闽赣古驿道向西北进入江西境内,在江西铅山河口镇装大船,顺信江西行,经广信府弋阳,贵溪,鹰潭,入鄱阳湖;到达九江府湖口县;溯长江西行,抵达汉口镇;汉口自古被誉为“四方之孔道,九州之腹心”。在清代,汉水入长江处至少有8座码头,经常停泊在口岸的船只达2万多艘,是一座不夜之港。
http://s11/mw690/006PM6Fuzy7bZFLzi5Q2a&690
晋商茶船逆汉水继续西行,到达襄樊;然后换小船,入唐河,达水路终点赊店(社旗)。至此万里茶路的水程结束,全长1400公里,在水上漂泊了近40天的茶叶,终于可以上岸了。
从赊店上岸,转陆路,用骡、马、骆驼驮运北行,晓行夜宿。一部分茶叶向西运往西安,到达新疆乌鲁木齐、伊利等地,再向北运往俄国。其余的到达黄河南岸之孟津渡口;渡黄河,进入太行山,沿太行山陉,过泽州(晋城)、潞安府(长治),进入祁县境内。祁县是茶商的大本营。所以茶商们要在祁县整修一两日。然后改换畜力大车,继续北上太原,忻州,出雁门关过杀虎口达归化,或经大同府或至张家口。由社旗至张家口,车程大约要一个月。
张家口曾是一座商号鳞次栉比,市场人声鼎沸的城市。从张家口改用骆驼或“老倌车”,驼队从张家口出发,向北行500公里,就进入一望无际的戈壁。从张家口通往库伦的道路被称为张库大道。全长1400公里。驼队大约需要走一个月左右。这是一条异常难走的道路,一路上几乎没有植物,喝的是沼水和雪水,烧的是牛粪干,吃的是炒米和莜面窝头。如果遇到大雪,还经常把人冻死在荒漠上。
在外蒙古,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也都是晋商的汇聚之地。从张家口到库伦的的道路被称为"张库大道",其中有四分之三为戈壁和沙漠。茶道上的商人们都经受着恶劣环境的考验。是一条艰辛跋涉的路,更是一条曾经载金驮银的国际商道。它曾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或"草原茶叶之路"。正是通过张库大道,库伦成为晋商最多的城市。从库伦再向北行就到达中俄边境贸易城恰克图了。
长途跋涉的晋商终于来到他们的目的地——恰克图。1727年《恰克图条约》签订,两国以恰克图河为界,河北恰克图划归俄国。清朝于河南建新城,作为中俄贸易地,汉名“买卖城”。中俄商人在恰克图交易,茶叶在此地由俄商接手经乌兰乌德、贝尔加湖、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等地到达圣彼得堡。万里茶道在当时的中国境内约5300公里,俄国境内约8000公里。全程13000多公里。
中俄茶叶之路的繁荣推动了我国内地的种茶业和运输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北方草原和俄国西伯利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随着一条条运茶驼道的延伸,一座座城镇在荒原崛起,欧洲的文明与中国中原的文明在这里交汇,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祁县作为茶商之都,茶叶之路的必经之地,茶路文化和文物保存很多。
万里茶路不仅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人文交流,促进了中蒙俄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万里茶道上几百座城镇的建设,成为推动亚欧大陆民族、经济交流融合的“世纪动脉”。凡茶路走过的城市都成了繁华富庶之地,茶商们共同创造的经营模式和精神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