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日记之——秦岭72峪系列子午峪里的金仙观

(2018-01-11 19:33:30)
标签:

旅游

http://s15/mw690/006PhEopzy7hg2EmBtkbe&690

提起子午峪或许就让人想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著名的诗句。

http://s14/mw690/006PhEopzy7hg2F5kHX9d&690

子午峪位于古城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境内的一条河谷,地处秦岭终南山段北麓,即子午道。子午古道是历史上著名的交通要道,古时的"子午峪"是长安通往巴蜀地(或汉中)的主要穿越秦岭的交通要道。子午峪古称子午谷、子午山,或许也是“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的缘故,也叫荔枝道。


http://s2/mw690/006PhEopzy7hg2FRCyR31&690

子午峪峪长六百六十里,自长安向南,进子午峪,在碾子坪处越过秦岭中线,到汉中西乡县南边的子午镇,折向西经洋县城关镇到达汉中市,再向南穿过巴山,直抵四川绵阳涪陵区。


http://s15/mw690/006PhEopzy7hg2HUAmW4e&690

子午峪有很多传说,也有很多故事,更有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如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为博得妃子一笑,便命人整修了从四川涪陵到长安的道路,快马传递荔枝到长安,一曲霓裳飘到千峰之上,等到舞破中原时才归于平静;王莽、汉武帝、诸葛亮和魏延也在这里里留下传说;还有子午峪左侧的小五台,当年曾发生过激烈的枪战,更让人流连和记忆的是金仙观。


http://s15/mw690/006PhEopzy7hg2IUMpw2e&690

说到金仙观,得说说金可记。金可记,新罗人,是道教传入韩国的重要传播者之一。唐开成、会昌、大中年间(即公元9世纪中叶)留学长安,后为"宾贡进士"后不求仕进,隐居子午谷中修道,受道教仙祖钟离权传授内丹术,成为传播韩国道教的第一人。


http://s9/mw690/006PhEopzy7hg2KveBi68&690

公元858(即唐大中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于谷内白日升仙而去。生前在谷中种植许多花果,"果峪"之名因此而得。至今金仙观还遗有栈道、摩崖石刻、玄都坛等古代遗迹。


http://s6/mw690/006PhEopzy7hg2MiX5je5&690

还有一说,据说金仙观是唐代李玄宗为其妹金仙公主所建。金仙即"金刚不坏之仙"道教神仙的称谓。因道教神仙起源于西部的昆仑山和西王母,西方属金,故名金仙。终南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第一福地。


http://s1/mw690/006PhEopzy7hg2MQYdqd0&690

有句话叫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或许子午峪正是由于有金仙观这个著名道观,才使得子午峪在秦岭72峪之中72峪名声也比较响。


http://s14/mw690/006PhEopzy7hg2QQSShdd&690

由于爱好登山的缘故,我曾多次进子午峪,也曾多次路过或者前去探访金仙观。由于我是一个驴者——也就是登山者,对拍摄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仅仅是记忆和推广,这里我们一起走进子午峪,一起走进金仙观吧。


http://s14/mw690/006PhEopzy7hg2T0mHb7d&690

最近一次去金仙观还是一个初春的上午,虽说是春寒料峭,但暖阳中飘着泥土的芳香。我和老妻从老动物园乘坐329(游9),一路向南,穿过城市的喧嚣,就来到位于子午镇南豆角村的子午峪路口。


http://s2/mw690/006PhEopzy7hg2UkCaJ51&690

村子口有两条道,一条是新修的沿村公路,在沿村公路上有“子午古道”字样石牌,一条是沿着村子小道走,经过子午人家农家乐,然后经过有千年古柏旁的土地公公图像身边,一段山石土路后就是一座古桥,据说是左宗棠捐资修建的,过石桥就来到前面所提到的公路,一直向上行。


http://s11/mw690/006PhEopzy7hg2W1zxE8a&690

或许是初春,也或许是周末,路上游人还是很多的。随着人流,经过一个石头堆砌的土地庙(也有的叫龙王庙),雕工很是精美,再行不远,是历史遗迹慈善桥


http://s15/mw690/006PhEopzy7hg2XONkO2e&690

据说也很有年代,从土地庙沿公路而行,就来到一个上世纪修的水库,据说水库大坝底下渗漏,水库没有多少水。


http://s15/mw690/006PhEopzy7hg2ZlX3M3e&690

沿路坡度不是很陡,回头远望,广柔的原野很是开阔,远方的古城隐隐可见。再看前方,山岚叠嶂,山峰逶迤,近观,树木开始发芽,山崖边的早春迎春花有的已经绽放。


http://s4/mw690/006PhEopzy7hg31Yl47a3&690

怡人的天气,怡人的风光,不太出游的老妻一路好心情。

再往前行,就有两条道,一条是下到子午河向西北方向行,就是到小五台——那个有过战争故事的道观(好像有写过)以及五道梁穿越等,一条就是继续沿大道,我们这次是沿大道向金仙观进发的。


http://s2/mw690/006PhEopzy7hg33Aa5ja1&690

带着初春的暖风,闻着迎春花和泥土的芳香,看着灰色的正待发芽的树木,听着子午河的涓涓流水,一路欢笑一路歌声,不经意间一个石头牌坊就映入我们的视野。


http://s8/mw690/006PhEopzy7hg35khmv87&690

石头牌坊上金仙观三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中显得格外的醒目。从几次去的经验看,金仙观就要到了。


http://s12/mw690/006PhEopzy7hg37iJFFcb&690

果不其然,拐过一个弯,前面就见一个鼎立的巨石上也书写金仙观三个字,前方庙门也在眼前显现。据说这块巨石为道家的影壁,亦称“玄关”,上面左半部分用中文刻着红字的金仙观,右半部分则是用绿字刻着的韩文和拼音。巨石后面,则看见琉璃瓦庙宇的金仙观真面目。


http://s14/mw690/006PhEopzy7hg39dr5z0d&690

过小溪,进山门,近观依山而建的的屋顶,上面有一幅太极图案,爱多想的我忽然想起韩国形如太极图案的国旗。

整个道观坐南朝北,背倚金仙峰,与对面小五台遥相呼应。金仙观独向阴崖,依山而建,规模不大,气势不凡。整个建筑群讲求中轴对称,基本遵循一种上升的趋势。


http://s11/mw690/006PhEopzy7hg3b6h7Qca&690

道观外侧有一上善池,与众不同,池中的神兽驮着的是元宝。就连殿前的香炉也是元宝的造型,处处体现道家的一种为众生祈福纳财的追求。山涧中时刻众多,富有道家仙风。尤其这块上刻着释道同源,据说此四字乃是国家一级演员六小龄童所题,我不是佛学研究者,看到此只能感到

http://s3/mw690/006PhEopzy7hirsxe2m22&690

道观坐南朝北,背倚金仙峰,为三进、三上建筑,三座大殿一溜儿摆开,中间是大殿,两边是慈航殿和财神殿。据说这也有说法,说的是金仙观暗和了《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基本思想。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原则,从而形成了风水中气场的藏聚和回护。http://s1/mw690/006PhEopzy7hirAbSOQb0&690


 我们也仅仅看的是古道观的气势,写的也是它怎么宏伟。看看行家介绍,整个道观设计,依照玄都坛为依托的子午线,背靠玄都坛,面北而建,处于二溪交汇二龙戏珠之处,依山而建,大殿处于玄都坛之下,慈航殿与财神殿依青龙白虎方位安设,随同玄都坛,五座山峰构成五龙抱坛之局,山门对面有慧心、望玄二亭,溪流之上建有明堂,符合道家风水理念。

 http://s16/mw690/006PhEopzy7hirK9TCn5f&690


虽然前两进对称、工整,但三进广场的东侧却出现了一个圆形琉璃瓦建筑,与之对称的是一棵参天大树,视觉上的差异表现出道家遵循历史并掌握、运用的灵活性,也道出道家自然而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http://s10/mw690/006PhEopzy7hirRPpEt89&690


沿大殿而上,经过一段攀登,就来到一个亭子,据说叫金仙亭,从亭子俯瞰整个金仙观,整个建筑群自然般地镶嵌在山坡上,并遵循建筑服从地形地貌的自然特征,依山就势,据地设庙,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标志。http://s13/mw690/006PhEopzy7hirW4wWMdc&690

 站在金仙亭上,沿荔枝道向南看去,古道幽幽,从金仙观沿溪流而上,穿越二杆子山梁,我仿佛看到一骑骏马飞奔而来,空气中还仿佛弥漫着荔枝的清香,向长安疾驰而去,一阵爽朗的笑声绵延在山谷。http://s3/mw690/006PhEopzy7his3gzuy22&690


 再鸟瞰谷底,更见子午道的绵长,仿佛听说三国时诸葛亮讨伐中原,大将魏延建议出子午峪直取长安,不出三月就能取得中原的谋略。诸葛亮惧子午道凶险,不宜带领三军。以至三伐中原不成,反战败于五丈原,成了千年遗恨;仿佛又看到楚汉争夺天下时,刘邦出兵子午峪,一举夺得咸阳,取得天下。http://s2/mw690/006PhEopzy7his8Mftfd1&690


    道听传说,带着春暖花开的美好心境,有句话说得好,你心有阳光,就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我与老妻头顶五彩祥云从金仙亭飘然而下,在古乐声中,结束一天的愉快登山访仙之旅,开始踏上喧嚣的城市之行。http://s3/mw690/006PhEopzy7hisfFrOOe2&690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和景区介绍,在此感谢)
http://s16/mw690/006PhEopzy7hisiqRPx1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